第190章 方郭論武(2 / 2)

探討完畢,方誌興又道:“郭大俠,聽聞周師祖曾傳你數套自創武功,不能能否留給全真教一份!他老人家這些年雲遊四方,可是極少見到!”這也是方誌興此番的目的之一,馬鈺、丘處機等人對此不太知情,又不好向外人請教全真武學,方誌興卻無此顧忌。眼看密教和全真教紛爭已起,自然要想辦法增強全真實力。他自創的北鬥幻身、七星劍法雖然精妙,卻是要求極高,並無幾人學會。雖然方誌興還有不少功夫,卻和全真教的武學體係並不兼容,基礎的全真教也並不需要,相比起來,還是老頑童在全真武功基礎上另創出的武功更為適合。

郭靖也深知老頑童的孩童脾氣,對他沒有在全真教留下武學也不意外。他平時沒想到這一節,如今聽到方誌興詢問,當即將空明拳和雙手互搏術說了出來,這本是全真教功夫,他也毫不保留,還說出了許多自己的心得體會。

方誌興聞言,深深拜了一拜,說道:“全真上下,深感大德!”這卻是真心實意了,十幾日相處下來,方誌興可以說是從未如此佩服過一個人。郭靖無論武功還是人品,都可稱得上大俠二字,俠之大者,當之無愧!

郭靖急忙將他扶了起來,說道:“郭某不知周大哥未曾留此絕學,十數年竊據己身,實在慚愧之至,哪敢當此大禮!”

方誌興道:“不然,若無郭大俠,說不得全真教就無法得此絕學了,周師祖什麼時候回來,又停留多久,可都是難得之事!”他說的也是實話,原書中全真教可就一直未曾得傳這兩套絕學。

不待郭靖客氣,方誌興又道:“郭大俠功夫卓絕,全真上下無以為報,唯願此功能對郭大俠有所進益!”說著將自己創出的北鬥幻身遞了過去,希望能對郭靖的身法有所幫助。麵對郭靖,方誌興除了劍法之外,也就輕功拿的出手了。

郭靖心知這是全真教最高武學之一,哪敢收下,當下連連推讓,方誌興道:“此事掌教已經知道,還請郭大俠務必收下,這功夫就是掌教親手謄錄!”這是方誌興向馬鈺稟報過的,否則這功夫即使是他創出來的,也不敢私自相授。郭靖說出的《九陰真經》的北鬥大法更多的是內功心法,對於缺乏配套心法的北鬥幻身和七星劍法來說,實在大有裨益,三者相合,能組成一套完整功夫不說,這北鬥大法還同為道家心法,能夠以全真心法轉修,如此完善一番,全真教就多出了一門進階心法,對全真教當真是大有幫助。方誌興幾日之間,已經有了創出北鬥劍訣的想法,特此向馬鈺稟報,也因此有了今日之事。

聽到是馬鈺手書,郭靖也隻得收了下來。馬鈺當年遠赴大漠授藝之恩,他一直未曾忘懷,如今再傳武功,他當然也要接受。

方誌興見此,也是放下心來。他力主傳郭靖這套功夫,也有讓他以後在戰陣中更好的保命的用意,此人義守襄陽數十年,當真讓人欽佩,有這套輕身步法相助,也能更好應對各種危機。

“方兄弟,過兒留在全真,就要多勞煩你了!”郭靖收下北鬥幻身後,又向方誌興道。

方誌興聞言問道:“郭大俠這是要回去了?”

郭靖道:“是啊!我在終南山也有半月,諸事已了,也該就此告辭了!”

方誌興點了點頭,他對此也有心理準備,否則今日就不會如此了。這些日子他和郭靖相談甚多,再要多說,也是收獲不大,反而會涉及到各人真正的武功絕學,是以也就停了下來。

雖然有些不舍,方誌興卻也不會虛言挽留,當下爽朗一笑,說道:“郭大俠放心,過兒由我教導,五年內必然勝過那霍都,隻希望郭大俠不要放鬆了自己弟子才是!”對於授徒這方麵,他自信還是勝過郭靖的,再加上楊過天資聰穎,方誌興當然有此把握。

郭靖聽到這話,當下微微一愕,然後又深深的歎了口氣,說道:“我隻希望過兒這一生平安喜樂,至於能否勝過那霍都,卻是無關緊要,方兄弟也不要逼得太急了!”說著他卻是想到了楊康,當年兩人初見時,楊康的武功是要勝過郭靖,但後來因為機緣、際遇等原因,兩人差距越來越大,楊康費盡心機拜歐陽鋒為師,也未嚐沒有重新勝過郭靖的想法,是以他如此感歎。

這番話實在包含了一個長輩對晚輩的殷切關懷,方誌興哪能聽不出來,當下說道:“全真武功最重根基,這點誌興還理會的!”他說出這話,其實是極有把握的。原書中楊過在小龍女教導下,四年多後便勝過了霍都,方誌興若是還不如她,那還真不得撞牆去,他說的五年,其實已經略微寬限了。

郭靖又和方誌興談論了一番楊過的生活習慣,讓他多加照顧,然後叫過楊過囑咐一番,才與眾人別過,回桃花島而去。楊過雖然依依不舍,卻也隻能目送郭靖遠去,自己留在了終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