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釣叟聞言道:“難道小友還有更精妙的曲子?可惜,我卻沒有如此耳福!”
方誌興微微一笑,鼓動嘴唇,發出聲來。這聲音不是說話,反而是在鳴琴,正是方誌興在模仿奏琴。他今日聽聞《碧海潮生曲》,又被黃老邪震了一下,興致又起,忍不住出聲和他隔空比試一番。他聲音清亮,料來那黃老邪隻要沒走太遠,定能聽到。不過方誌興身邊沒有樂器,也隻得以口技模仿。
湖濱一個青袍老者正在離去,聞聽此音,驚“咦”一聲,頓時止住腳步。
方誌興不斷模仿琴音,聲音越來越高,過得片刻,又有幾下柔和的簫聲夾入琴韻之中。琴音慷慨激昂,簫聲溫柔雅致,兩音此起彼伏,時而激昂,時而低沉,忽高忽低,卻甚是相合。驀地,聲音又陡然一變,便如有七八具瑤琴、七八支洞簫同時在奏樂一般。而其變化雖雜,每個聲音卻又抑揚頓挫,悅耳動心。隻讓人聽得血脈賁張,忍不住便要站起身來。又過一會,簫聲變成了主調,琴聲隻叮叮當當地伴奏,但簫聲卻愈來愈高。
突然間錚的一聲急響,琴音立止,簫聲也即住了,四下裏一片寂靜,唯有明月當空,照耀洞庭。
“好!”煙波釣叟待得曲畢,立時忍不住大喝出來。雖然方誌興以口技模仿,未能盡臻其妙,他卻也聽出了其中妙處,單以音律而言,確實比剛才聽到的《碧海潮生曲》高了一籌!而且方誌興能以口技奏出如此精妙的曲子,也讓人歎為觀止。
“這曲子慷慨激昂,又悠揚婉轉,自有一股寄情山水、縱橫江湖之意,不知以何為名?”煙波釣叟又道。
方誌興吹奏完畢,長出了一口氣,聽他相問,回道:“笑傲江湖!”這聲音如方才一般,遠遠傳了出去。
那青袍老者聽聞此言,低聲自語道:“笑傲江湖,笑傲江湖……嘿嘿……”說著搖頭一笑,足不停步,就此飄然遠去。
“笑傲江湖?老哥孤陋寡聞,可是從未聽過此曲,可是小友所作?”煙波釣叟道。
方誌興搖了搖頭,說道:“我這點微末道行,哪能做出此曲?此曲是兩位瀟湘之地的前輩,化用《廣陵散》所作,我不過有幸得傳罷了!”這曲子是他上一世所得,是以也隻是以前輩虛指。
煙波釣叟聞言點了點頭,並不追問,而是仔細回味。兩人經此一番,興致已盡,就此劃起扁舟,回返而去。
次日,方誌興便向煙波釣叟拜別。經過黃藥師昨晚震動,他的心思又活潑起來,想要走動走動。而且他此番在洞庭湖已有近月,也確實到了離去之時。
煙波釣叟也知道方誌興不會久留於此,並不刻意挽留,兩人就此拜別,約定來日再見。江湖雖大,卻難得一知己!兩人雖相交不過一二十日,友情卻比旁人深厚的多。臨別之時,方誌興又贈以自己所錄的《笑傲江湖曲》,以作留念。然後才驅著小舟,沿洞庭湖北上長江。
一路上方誌興又經過君山、嶽陽等地,遊覽一番,感受此地美景。到了長江才棄下小舟,上了一條大船,順著長江,向東而去。既然來到了南方,方誌興自然要好好遊覽一番。他打算到下遊後,沿運河北上山東,祭拜一下這具身體的親人,並順便看看玄通師兄。方誌興得他之助順利拜師,當然要答謝一番。
嘉興南湖,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一個道士悄然立於湖邊,凝目四望。此人正是方誌興,他順著長江到了太湖,又是飽覽一番,想著離嘉興已近,便順便往此一遊,想看看能否遇到楊過和穆念慈。不過他在此尋了幾日,卻也沒有找到,隻得放棄,想著以後往臨安一尋。那裏是楊過祖上所居,說不定穆念慈帶著楊過在牛家村呢!
方誌興如今所望,正是江湖中有名的煙雨樓,當年丘處機和江南七怪相鬥、後來又在此約戰之地,多少事端,都是由此而發。
正慨歎間,方誌興突然聽到有人在旁邊說道:“聽說陸家大爺身子不好,可能就要去了!”他凝神略思,想到此地正在嘉興,頓時知道這人所說的陸家大爺就是陸展元——當年拋棄李莫愁、和何沅君成婚之人,記得神雕開場時他就已經死了,難道就是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