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五嶽會盟(七)(3 / 3)

鬥了三十餘招,令狐衝從石壁上學來的劍招已窮,隻得重新再使。好在他劍法精妙,使動時圓轉如意,一招與一招之間絕少斧鑿之痕,外人絕難看得出來。而且他在恒山數月,耳濡目染之下,也見過不少恒山劍法,這時夾雜其間用了出來,外人自然更難看出他其實已經在重複使用招式。也隻有一些武學高明之人,隱隱猜出了一點,卻又不能確定,畢竟令狐衝所使每招每式,其實都大不相同。

忽忽之間,兩人已經過了數百招,左冷禪劍法氣勢雖盛,卻一直未能擊敗令狐衝。他每次用出強力手段,都感覺像是擊在了一張大網之上,對方渾不受力不說,反而自己會受到更大的反擊,極為難受。

原來令狐衝因為用紫霞真氣消磨異種真氣之因,功力一直維持在初入一流水平,他知道自己這點功力,對付一流高手自然無妨,對上左冷禪這等劍法、內功都堪稱絕頂的高手,則是一大劣勢,說不得稍有疏虞,便會敗落下來。他和嶽不群、嶽方興商議之後,知道自己的任務主要是消磨左冷禪的功力,逼出他的底細,因此也並不強求取勝,隻是專心用恒山劍法守禦,消磨對方,偶爾略有反擊,也隻是將他逼退,並不追擊。

此番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卻恰恰合了恒山劍法的真意。恒山門下均以女尼為主,出家人慈悲為本,女流之輩更不宜妄動刀劍,學武隻是為了防身。這“綿裏藏針”訣,便如是暗藏鋼針的一團棉絮。旁人倘若不加觸犯,棉絮輕柔溫軟,於人無忤,但若猛力緊捏,棉絮中所藏鋼針便刺入手掌;刺入的深淺,並非決於鋼針,而決於手掌上使力的大小。使力小則受傷輕,使力大則受傷重。這武功要訣,本源便出於佛家因果報應、業緣自作、善惡由心之意。左冷禪攻勢越猛,這反擊之力則是越大。

令狐衝感受到此,恒山劍法越來越熟練,綿密之意越來越明顯,劍法揮舞間,像是在編織一張大網,將左冷禪劍法包裹在內。偶爾反擊之時,像是恒山劍法,又像是獨孤九劍破劍式,指向左冷禪劍法破綻,讓他不得不凝神應對。

嶽方興在台下瞧見,心中大為佩服,他和衝虛道長也曾有過比試,見此當然明白令狐衝這是借鑒了衝虛道長的的太極劍法。當日衝虛道長曾經在武當山下和令狐衝一戰,以守代攻,差點把令狐衝逼的退無可退,用的就是這以守為攻之法。雖然處於守勢,卻能以此不斷壓迫敵人,攻守一體。而且令狐衝這番也不是全力守禦,還是不時就有反擊,這反擊之中,雖然用的像是恒山派的招式,其實卻結合了獨孤九劍破劍式的用法。如此一來,這套劍法雖然表麵上還是恒山劍法,內裏卻融入了太極劍法的守和獨孤九劍的攻,這下看左冷禪如何能擋!

果然,又過了一會兒,左冷禪雖然仍攻勢如潮,長劍所及圈子越來越小,甚至偶爾被令狐衝的反擊逼得不斷後退。這下旁觀眾人就是再不明白,也看得出誰占上風了,方證大師和衝虛道長見此,也都麵露微笑,認為令狐衝取勝在即。

眼看左冷禪步步後退,就要被逼下封禪台,突然他劍法一變,劍刃忽伸忽縮,招式詭奇絕倫,身形也有如鬼魅,繞著令狐衝轉了幾轉。兩人這下瞬間變得極快,劍光虛交,頃刻間已過了幾招。

這幾下劍法之奇、出手之快,當真讓人匪夷所思,眨眼之間,眾人便見左冷禪重又回到了封禪台中央,高聲道:“令狐賢侄,勝負已分,還是請令師上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