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續,書接上回,蕭探花在國家危難之際,以一介文管之職,書生之身,奔赴前線統禦戰事,最後在浚遒戰役中他親率五千死士陷陣突陳,有如天人般正麵擊潰北涼國南征總帥文烈所帶領的十萬大軍!為傳頌蕭探花威震褱宇的豐功偉業,有詩讚之曰:策馬騰空踏飛燕,戰罷沙場塵滿天。腰間寶劍染溫血,自古英雄出少年!”
啪!醒木拍擊在桌案,清脆的聲響震顫人耳。
“那後來呢?”身穿白衫的茶客滿臉期待地問到。
“後來?後來這名滿天下的蕭探花...哎呀!瞧我這個記性!各位看官,實在對不住啊!在下突然想起今天還有件急事尚未處理,所以...欲知這後事如何,權且聽我下回為大家繼續分解吧!實在抱歉啊各位!在下告辭了!”
說書人還算俊毅的臉上劃過一抹尷尬,而後他收起茶桌上的折扇和醒木,在眾人習以為常的噓笑聲中緩緩起身...
就在說書人將要離開茶館之際,不知道他是有意還是無意,瞥眼看向角落裏獨坐的少年。
少年身著青色衣衫,腰別著一支湛藍玉簫,頭戴著純黑鬥笠,說書人完全看不清他的麵容。
少年似乎察覺到說書人的目光,抬首對著後者做了個禁聲的手勢...
說書人的心頭先是微微一顫,隨即釋然一笑,然後徑直離開茶館。
說書人出了茶館之後,一甩折扇仰天笑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世人皆知狀元好,哪裏曉得探花妙,探花妙啊,哈哈!”笑言罷了,他便進入人潮。
原來,那青衫少年不是別人,正是說書先生口中的“蕭探花”。
蕭探花單名一個逝,表字遙遊,澹國楓熠六年生,祖籍為廬江郡雲夢山。
雲夢蕭氏,煙雨江南首屈一指的士族勢力,族中子弟常佩簫出行,素有“聞簫聲來,君子亦來”的美稱。
蕭逝,原名蕭熾,未滿半月時雙親就因病而逝,故而更名為蕭逝,蕭逝的體魄自幼孱弱,在修文的同時也會習武強身。十六歲時,他參加了澹國科舉,中榜第三,提名探花...
蕭逝將杯中的清茶慢慢飲盡,在桌上留下幾枚銅板後拿起身旁的長劍淡然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