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兵權下(2 / 2)

林有將今天朝會的情況介紹一下。朝會上,上京府將東、南、西三城的傷亡初步統計一下。這三成死亡人已經超過了三十萬,現在還有許多地方沒有清理完成。而這三十萬中,有二十多萬是在南城。南城的柳巷幾乎無一人幸存。

立王聽完後勃然大怒,這前段時間的瘟疫才在上京造成了一萬多人的死亡。這九王城兵門一天之內竟然殺了幾十萬人。九王城不可留,立王當即下旨令帝朝各地仔細追查九王城的人,是九王城的人一個不留。

而且下正旨用玉璽,定九王城所有人為罪民,子孫後代不受帝朝的氣運保護。然後名寶慶嚴加監管東流巷,九王城的人不得進入東流巷,尋求東流娘娘的庇護。

寶慶又報告了昨天圍剿樞密院的情況。樞密院僅有十幾人清白,其他所有人全部是九王城兵門中人。昨天已經將這些人全部正法,但錦衣衛、羽林衛和參與圍剿的個世家子弟也有三百多人陣亡,受傷的有五百多人。可以說傷亡慘重。

李秋水上前奏道“請陛下重新設立樞密使,重建樞密院。否則帝朝的機構缺少一部門,必然影響帝朝運作”

而這次樞密院的人手確定出奇的順利,洛陽王一方的人竟然沒有阻攔。令大家驚訝不少。立王當即同意李文調任樞密使,韓立擔任樞密副使。調任太學學子和羽林衛充入樞密院。李文韓立即可上任,迅速開展工作。

韓上文還沒有得到韓立的通知,但見太子一脈的人大力保舉韓立擔任樞密副使。心中明白,留侯邀請太子去西北的事情訂下了,太子一脈是在示好。

這裏最高興的是李文了,李文的工部雖然有些實權,但下屬要不是上林苑出身,要不就與勳貴有瓜葛。自己在這裏很難指揮下去,有時感覺自己就像一個牌位一樣供在哪裏。平時自己經常鬱悶,或者到太學內散散心。

但太子回上京後,主動交好寒門。現在寒門子弟已經充斥了上京內各個部門,雖然隻是基層官員,但十年後這些人中必然有人能冒出頭來。屆時自己在朝堂中也不會孤單。因此李文開始向太子一脈靠攏。

今天沒想到太子一脈保舉自己為樞密副使,而且還調入一百名太學學子任職樞密院。太子方典型是準備重用自己啊,雖然副使是勳貴的人。但勳貴總比上林苑那些豪門學子好的多,而且傳聞韓立還是有些才華,與太子相交也厚。我倆在一起一定能配合的好。

出了寶合殿後,李文特地向李秋水、林有表示感謝。

等樞密院事情訂完後,洛陽王一脈的人出來稟奏:魏家魏子虛在燕郡被刺殺,朝廷應派得力人員去燕郡調查,清理九王城餘孽。

接著又有洛陽王一脈的人保舉江山王周麻衣,周麻衣是天下聞名的公子,又與梅絳雪交好。兩人都參與了上京剿滅九王城的行動,對九王城恨之入骨。當擔得此重任。

林有等人這才明白,原來洛陽王一脈在這裏等著他們呢。剛才你們搞樞密院的事,我們沒有知聲,現在我們想辦法把麻衣公子弄出上京,你們也不要攪合。咱兩家先各忙各的,忙完事後再打架。

林有等人也不好反對了,隻能看立王態度。立王當時就拍板,大朝試後,周麻衣帶兩萬禁軍入燕郡剿滅九王城。李文迅速辦理調動事宜。

李秋水、林有一聽,心說立王真的老糊塗了。這不但放虎歸山,還贈送一些兵權。看起來明年就是大家兵戎相見的時候了。李秋水心說,的加快修史進度,新年一過,就將洪武大帝史整理出來,裏麵大肆的批判錦衣衛和錦衣世家。

具體事情完事後,兩派人開始互相攻擊了。洛陽王一脈指責太子一脈的人擅自行動,刺殺顧君。最後造成上京這麼大的損失。而太子一脈指責洛陽王一脈反應緩慢,不作為,是上京損失加大。

兩派人大鬧一場,最後雙方不了了之。

申元聽林有說完後恍然大悟對眾人道“原來梅絳雪謀劃的根據地在燕郡。守東北一域而後爭天下”

幾人被申元一說也明白過來,薑恒道“這燕郡東臨大海,背靠冰原,西麵又是魏家做屏障,而南麵又有燕山山脈。地理位置非常優越。燕郡土地廣闊、人口眾多。又盛產鋼鐵、銅、錫等物資。隻要得了這裏,周麻衣必然有一爭天下的資本。

而無上和幽燕商會在這裏經營已久,這裏已經遍布他們的人了。看來梅絳雪這個布局早已經進行了,這次魏子虛之死隻是一個引子”

申元看看太子道“周州,你可有與洛陽王、周麻衣一爭天下的勇氣”

太子道“老師放心,即使我不行不是還有你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