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那人和那人(1 / 2)

大燕曆三年初秋。

京都巨變,岐王李君語叛亂,禁軍拚死抵禦,大閣老上呈燕皇燕龍淵棄城而逃,不允。隨使人下藥後帶燕皇以及少數太子妃子等人連夜出逃。西南駐守大將軍沐瞿趕至京城西外十裏坡救駕。之後西行至林賢郡遭遇叛軍伏擊。眾人奔散。次日叛軍入城,京都易主。

燕曆三年秋中,岐王稱帝,國號為明,昭告天下,宣燕皇九十九條惡行罪狀。明君台上斬舊臣七十四人,皇子妃子三十二人。獨落下了皇後沐夫人與其年少的皇子成王,幽至清寧宮。

“陛下,如今天下已定,沐瞿龜縮於江陵關不出,已成不了氣候。沐夫人乃是燕皇舊人,陛下將其養在後宮,實屬不妥”

這已是曹相第三次針對沐清上湊,隻是每次龍椅上的這位都不言不語。靜靜的看向清寧宮方向。

曹相其實是知道的。

明皇李君語八歲時被作為質子送至燕都,舉目無親,受盡都城紈絝欺淩,十二歲時太後壽辰,李君語依照禮俗進宮覲見,被沐夫人發現滿身傷痕,細查後知曉原委,心疼之下便收養在自己清寧宮中。詩書禮儀、騎射劍戟,皆是沐清尋了人教導。十六歲時,岐王李君語及冠,便也算了成年,諸多不便,才被安排出宮,府邸下人也都是沐夫人親自安排。之後再過三年,老岐王帶著奇珍異寶親自上京,疏通關係,皇帝下旨允了李君語回封地。離別那日,沐夫人送行十裏,淚目不舍。。。。。。

隻是如今,留著沐夫人實在不智,且不說落人話語,燕皇生死不知,萬一燕皇皇心不死,有什麼動作的時候沐夫人內應一二,這還沒暖熱的皇位寶座豈不又要換手。曹相深知當今明皇脾性,年少時經曆造就了現在果斷冷靜的性子,隻是對上沐夫人。。。。。。

“唉,陛下心念舊恩,實是天下大幸,既然陛下不忍,也罷,但請陛下將沐夫人安置他處,這清寧宮實在太讓人矚目,還望陛下三思”

龍椅上的人,換了換身子。看著自己的右手。手背上有一道疤,橫穿整個右手。

“那就送去乾街李府”

乾街李府,是沐夫人當年為李君語安排的府邸。

想起了什麼。李君語抬頭看了看曹相“給朕轉告那些跳的歡的,敢動沐夫人,朕就砍他頭滅他族”

曹相縮了縮脖子,暗暗心裏思量那些跳的歡的,他應該也算吧。趕緊伏身跪拜

“陛下英明”

。。。。。。。。。。。。。。

“宣陛下旨意:著沐夫人等人兩日內搬去乾街李府居行”

“宣陛下旨意:乾街李府賜之沐氏,改名沐寧府,另賜丫鬟下人百名,金銀寶物若幹,一應用度,由戶部出調,不可逆為”

清寧宮,沐清看著熟睡的成皇子。這是她唯一的依靠了。

她雖曾貴為後位,但也僅是一婦道人家,如今這步田地,左右為難。本想著一匹白綾就這麼去了,可是自己的成兒年少。自己一了百了,清名有了,可自己的成兒呢,如今才十二歲,與那賊子當年入宮相當。。。。。想起那賊子,自然滿是憤恨,隻是這憤恨中也多了一些無奈。那賊子畢竟是自己看著長大的。莫說親子也不過如此。怎就這麼狠心,逼著自家一家絕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