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端三:有害精神健康。
網絡是個包羅萬象的地方,其中充斥著種種有害中學生身心健康的東西,如色情、暴力等等。中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身心發展具有不完善性,導致自製力差,依賴性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弱,使之有時不能正確處理上網問題,比如有些人過分沉迷網上聊天、遊戲,造成精神空虛,扭曲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些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正視現狀】
1. 合理控製上網時間。
雖然網絡有那麼多的缺點,但畢竟不能限製你們去上網的權利,那麼,就請控製好上網的時間。比如周一到周四不上網,周五、周六各上網1小時,並且可以讓家長來監督,這樣,使自控力得到加強,可避免在網絡上花太多的時間。在娛樂的同時,也不會影響自己的學業,
2. 屏蔽不健康的網站。
對那些色情、暴力的網站,可以采取屏蔽的方式免受其影響。同時,自己也不要進入此類網站,避免受到不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可以多在網上查些對自己有用的資料以促進學習。
【安全教育】
如何健康、安全地上網呢?上網時注意正確的坐姿,以防止不正確的坐姿對身體的影響,上網時間不能超過1小時,應注意用眼衛生,每隔半小時應看看開闊的景色,避免視力疲勞,每次用完電腦後,都要擦把臉,避免輻射對身體的傷害。
【結束語】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美麗卻帶有毒性。希望同學們能夠正確地對待網絡,正確地使用網絡,讓網絡成為你們的良師益友,在生活中給予你們幫助,在學習中給予你們指導!
與初中生學習生活相比,網絡世界自然更精彩,因此,學生沉迷網絡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對於初二年級學生來說,花在網絡上的時間過多,就會影響學習。作者發現班上學生有被網絡“俘虜”的傾向,就及時進行了一次講話。
作者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引入這一話題,讓學生坦然地麵對網絡這一問題。在講話上,作者采用了“先揚後抑”的方式,先肯定網絡的好處,然後再指出網絡的弊端。作者還給學生提出了科學合理上網的建議,為更好使用網絡提供“操作指南”,使網絡讓學生的生活更美好。
然而,除了學生自身的因素,他們沉迷網絡與所處的生活環境也是密切相關的。如果作者認識到沉迷網絡的青少年大多與缺乏關愛、缺少交流、生活空虛以及家庭暴力有關,與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孤獨、苦悶、不滿、人際交往困難等有關,並在講話之後對症下藥采取幫教措施,或許會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