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講話之逃學厭學 我是不是特別笨(1 / 1)

應急講話之逃學厭學 我是不是特別笨

直言現時

第三單元考後試卷下發回家簽名,收回的試卷中夾了一張小紙條,其中紙條上寫道:老師,這次考試時,您知道我有多擔心嗎?但請您相信我,這一次的考試,我真的認認真真地複習了,每篇課文都背了,每個詞語都聽寫過,可我還是隻考了68分。老師,我是不是特別笨呀?

這是一個六年級學生麵對考試時,產生的一種考前緊張、擔憂的焦慮反應,同時這也是當今學生中較常見的一種心理困惑。而引起這種反應的原因有許多,如平時複習沒到位,或者平時學習還可以,但由於自己個性過於內向,自信心弱、意誌力弱,總認為自己的考試把握不大,導致考試時發揮失常,更嚴重的甚至出現腦子一片空白。因此,注意考前、考後學生的心理調適顯得尤為重要,作為老師必須要積極采取一些對策,幫助學生盡早掃除考試的陰影。

直言無隱

【開場白】

同學們,考場上的競爭不僅僅是知識技能的角逐,也是心理狀況的較量。考試中,總有不少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取得輝煌,也有許多“尖子”失手落馬。因為前者輕輕鬆鬆、沒有壓力,超水平發揮;後者焦慮過度、惶惑不安,發揮失常。那麼,在考試時你有過這樣的經曆嗎?

【回憶經曆】

1. 回想,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你經曆的這些考試中,印象最深的是哪次?發揮最好的是哪次?最緊張的又是哪次?

2. 你考試緊張時都有哪些表現呢?

【焦慮表現】

出現呼吸加快、心慌、胸悶、惡心、口幹、麵色蒼白、手腳發涼、尿頻尿急;過分重視考試的結果,擔心自己能否通過考試,是否會失敗,總想過去的失敗經驗,容易想到與考試無關的事情,注意力、記憶力、思維的靈活性受到損害;拖延,考試前不主動複習,能拖則拖;逃避,考試來臨,無故不參加考試;坐立不安,常在焦慮嚴重的學生中出現,表現為小動作增多。

【分析成因】

1. 複習不充分:考試焦慮基本上是由於同學們複習準備得不充分引起的,因此考前進行充分的複習是很有必要的。

2. 自我期望值:從期望價值理論分析,行為取決於期望和價值,任何一個行為都取決於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和對目標的重要性的認識。對失敗正確麵對,避免產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挫折心態。

3. 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與管教過嚴,期望水平過高,或強迫式的學習,都會讓孩子對學習反感,產生壓力,形成考試焦慮。

4. 雖然國家進行教育改革,提倡素質教育,但現行的教育製度仍以應試教育為主。“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一現象仍舊普遍。

【學會調控】

1. 正確調控情緒和認知。

將自己的苦惱、遇到的失敗情緒大膽地說出來,通過傾訴和宣泄,來得以釋放;也可以利用雙休日,和知心朋友聊聊天,從朋友身上得到一些安慰或獲得鼓勵,來增加學習的自信和動力;遇到一些緊張狀況時,可對自己喊“我能行!”

2. 正確對待外界壓力。

正確對待家長的期望值,當你沒達到他們的期望時,你可以先分析一下自己是否刻苦努力過,是否盡自己的全力了,如果已盡全力了仍沒達到要求的,就不必再過多地責備自己,不妨這樣想:隻要我盡力了,我的心裏就是坦然的。同時,同學們也要學會和家長溝通,以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3. 及時做好考試總結。

每一次考試後,要及時地進行分析、總結。查找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對各門學科進行認真分析和思考。對於答得好的題目寫一寫答題的步驟和審題思路,對於答錯的題目也要找出原因,錯在哪裏,為什麼錯了,以便今後改正。

【結束語】

同學們,勝利的果實,永遠掛在樹梢上,隻有你努力往上跳,才能摘到啊!不要等待明天向我們走來,隻有當我們將“等待”改為“開創”時,才能擁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美好的明天!最後,願大家坦然、自信地迎接考試!

一位學生在認真複習後仍舊考得很不理想,向老師寫了一封求助信。作者收到學生求助信後,認識到考試焦慮可能會對很多學生的心理造成困惑,於是麵向全體學生進行了一次應急講話。

作者分析了考試焦慮的成因,並就如何調控自身的情緒和提高考試能力進行了說明。作者麵對學生的講話非常具有針對性,既是對求助學生的一種回應,同時也是對全班同學調節考試心態的一種引領。

在這裏,“笨”與“不笨”屬於智力範疇的問題,考試焦慮與否則是考試心態的問題,作者在此濃墨重彩地闡述了焦慮情緒對考試結果的影響,而忽略了對該生“我是不是特別笨”的正麵回應,就顯得有些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