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講話之逃學厭學 頻繁如廁為哪般(1 / 2)

應急講話之逃學厭學 頻繁如廁為哪般

直言現時

期末考試前的高一(2)班,教室很安靜,大多數學生都在自己的座位上認真複習,值日班幹部則坐在講台邊管理自修課紀律。三個男生突然起身,朝著教室門口走去,這時,班主任出現在他們麵前。“你們這是去哪兒?”老師問。“去數學老師辦公室問問題。”其中一男生回答。“問問題怎麼不帶任何資料?”“我們是去上廁所……”另一個男生說出了實情。“不知道自修課不準上廁所這條規定嗎?”“知道,但是我們真的是內急……”“你們幾個怎麼會同時內急?就不能等到下課了嗎?”

高中幾乎每天都有大量的自修課,這是學生消化課堂知識和完成規定作業的主要時間,更是培養學生自我約束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是,在普通高中,總有那麼一些學生連四十分鍾都坐不住,總是想方設法走出教室去“透透氣”。在嚴格管理之下,廁所竟然成為了他們理想的“避難所”和“休閑勝地”。

我校實行自修課進出教室登記製度,凡是自修課出教室的同學均要在表格上注明以下內容:姓名、去向、出教室時間和回教室時間,由值日班委或紀律委員負責監督。而去向之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地方就是“廁所(WC)”——這不可全信,有些是真去,有些卻是借口。為了教育一部分不愛學習卻愛如廁的同學,有段時間我開始不動聲色地悄悄關注這一信息,並暗中進行了相關數據的統計。前期準備工作完成,我開了一節班會課。

直言無隱

【公開討論】

同學們,為什麼學校要規定自修課不能上廁所?大家說說看。(同學們的討論很激烈,很快就形成了以下共識)

1.自修課出入教室會造成較大響動,影響大多數人的學習。

2.自修課隻有40分鍾時間,沒有特殊情況完全可以堅持到下課再上廁所。

3.高考、會考以及平常考試的時間都在一個半小時以上,我們必須在平時訓練自己的“憋尿能力”,否則將對自己今後的考場發揮帶來不利影響。

【犀利轉移】

大家都說得很好。自然界有一種生物叫鳥類。鳥類有一個習慣叫隨時排泄。生物學家研究認為,那是因為鳥類沒有儲存尿液的膀胱,直腸也非常短。因而,我們可以把那些頻繁如廁的人稱為“鳥人”。(同學們哈哈大笑)我們班就存在著這麼一些“鳥人”——

【幽默批判】

宣讀暗中統計的結果:以進出教室登記為依據,從2010年11月28日(周日晚)至12月3日(周五晚),我班共有19人,48人次在自修課時間外出上廁所(人均2.5次),其中46人次為男生。在這些數據的基礎上,評選產生以下各個“鳥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