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三)
轉眼又到春耕時分,自從有了王珺這樣一個得力的助手,上官盈真正輕鬆了許多。
對外的事務,無論是雇請傭工,還是以物易物,上官盈便放手讓王珺去打理,她自己則一門心思用在打理農事上。
就連欠楚玉的那一千兩銀子,她也是讓王珺去還了。
王珺回來複命時說:親王雖然意外,最終也沒說什麼便收下了。
至此,上官盈心裏算是徹底輕鬆了下來。
無論是楚軒也好,楚玉也罷,她總算是撇得清清楚楚,再也不欠他們當中任何一個人了。
春耕之前上官盈買來了不少桃樹跟梨樹的種苗,在先前建莊子節餘下來的大片荒地上種上。
正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宮裏下旨了,說是今年皇上祭祀先農之後,將親臨賞賜給上官盈的田間地頭親耕藉田。
上官盈雖然驚訝,轉而一想,這不過是皇上為了宣揚自己重視農耕的一種手段,也就坦然了。
有了上次秋祭的經驗,這次上官盈倒也不是很慌亂。反正祭祀的事,宮中自有專人準備。她要做的,不過是準備好人手、穀種,在皇上祭祀之後馬上春耕春播,將場麵整熱鬧一點也就行了。
唯一讓她擔心的事,就是見著楚軒跟楚玉時難免還會有點尷尬。但是在內心裏,上官盈是渴望能趁著這個機會再見楚軒一麵的。
畢竟,強迫自己放下是一回事。她隻要一想起被皇上強行賜婚後楚軒的表情,上官盈卻仍然會為他擔心。
在這種忐忑的心情中,上官盈終於迎來了皇上的親耕藉田。
讓她意外的是,這次皇上親耕,竟然一反常態地除了宗親大臣,幾個成年的兒子中竟然隻帶了楚輝跟楚武。
按說像祭祀先農這樣重要的事,皇上一般都會將嫡長子,或是有可能承繼帝位的兒子帶在身邊。像上次秋祭,皇上為了以示公允,便將一幹皇孫全帶在身邊。
而這次,皇上竟然隻帶了在朝中聲譽一般,也不怎麼被他看重的楚輝跟楚武前來,這背後的用意,已經不言而喻了。
雖然皇上對她的態度還是一如既往的和善,但這種異於常理的安排,還是讓上官盈心裏仍然隱隱多了幾分不安。
她心裏那種不安的情緒,在皇上親耕藉田結束後變得更加強烈了。
果然,儀式結束後在參觀上官盈那個宅子時,皇上揮退了眾人。
上官盈心裏“咯登”一下,卻隻能硬著頭皮垂眉斂目地跟在皇上身後,心裏卻在小心醞釀著一會該如何應對。
經過取水用的石槽時皇上突然頓住了,“朕曾聽親王說起過,你這莊子最最新奇之處便是取山泉之水,建了個上下水什麼的,今日既然來了,你倒是給朕展示一下如何?”
上官盈微微一愣,她沒有想到楚玉竟然連這事都會向皇上彙報。
眼看著皇上微眯了眼望來,上官盈一凜,忙上前一步輕輕擰動石槽上方竹筒的木塞,清澈的山泉嘩嘩地自竹筒裏噴湧而出。
皇上目光銳利地望來,忽而一笑,意味不明地來了一句:“你這孩子,果然是個聰慧的。可惜呀……”
可惜?
有什麼好可惜的!
不敢胡亂揣測聖意,又不知道該說什麼,上官盈壓抑著心慌,隻好恭敬地回了一句:“皇上您謬讚了。”
“朕的這幾個兒子,雖說性情各不相同,不過看人的眼光,倒是如出一徹有好。”
上官盈心裏一滯,皇上又目光炯炯地望來:“盈丫頭呀,朕曾經讓賢王、親王跟戢王隨你學習水利之法,興農之道,你與他們相處過一段時間,你倒是跟朕說說,你與哪位王爺共事會更相得益彰呀?”
上官盈微微垂下眼眸,心裏卻像開了鍋一樣起伏不定起來。
記憶中麗妃也曾對她有過類似的問話,皇上今次雖然問話的方式不同,意思卻如出一徹。
幾乎是突然地,她懂了。
暗裏吸了口氣,上官盈鼓起勇氣望向皇上,力持淡然地回道:“上官盈也就在種稻上有些經驗跟多些心思,幾位王爺雖說奉旨跟我研討過開渠蓄水跟興農的事,但無論上在智力跟謀略上,都要勝出上官盈太多。上官盈不過是拋磚引玉,三位王爺便各有專精。如今無論是開渠還是興農,三位王爺的能力已經都在上官盈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