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五千塊轉給我?(1 / 2)

盡管有疑慮,文成旭也還是憋著沒有詢問,一直到大家離開那攤位,他終於忍不住。

“這石雕難道還有什麼名堂?”

袁寶那麼寶貝也就算了,就連顧海也麵帶欣賞,可見是一件寶物。別說是他,很多人都不會花五千元弄一塊兩個巴掌大的破損石雕。

“撿到寶了,好眼力。”顧海讚歎道。

他用右眼看過,起碼價值五十萬以上的寶物,五千元肯定算是撿大漏。不得不說,袁寶這位四家之後有點道行。

“別賣關子呀!跟我說說,這有什麼特別。”文成旭急了。

他從袁寶手裏拿過石雕,用手電筒認真看起來。

“看出是什麼朝代的石雕沒有?”袁寶瞥了一眼文成旭,顯然對他的眼力不怎麼看好,不指望他能看出點什麼來。

文成旭觀察了一會,手上這塊石雕,是一塊人物石雕,人物麵相豐滿。

無論是雕刻,還是繪畫,這種風格都非常符合唐朝人的口味。

而事實上,唐代的雕塑是中國雕塑史的最高峰。在眾多石雕裏麵,唐朝石雕也是最珍貴的。

唐代造像以奉先寺造像為代表,雄偉壯觀,豐滿圓潤,有力地體現了大唐風格的特征,又以敦煌彩塑為主體和精華,數量之多,內容相當豐富,藝術水平達到很高的程度,是曆代造像所無法比擬的。

“應該是唐朝的。”文成旭語氣頗為肯定。

“確定?”袁寶似笑非笑地問道。

文成旭一聽這種語氣,就知道有陷阱,馬上不確定起來,吞吞吐吐:“難道不是?”

袁寶轉看顧海:“顧海兄弟,你覺得呢?”

“先搞清楚,這個人物是誰吧!”顧海沒有回答,從另一方麵指點文成旭。

“人物?”文成旭打量著手中的人物石雕,看得出應該是一個和尚,但誰能瞧出這是哪座山上的和尚?

顧海和袁寶都沒有出聲,讓他盡情觀察。

很快,還真被他找到石像一處不起眼位置的兩個模糊字眼。

“憨山?是他?那肯定是明朝之後的作品了。”文成旭這才肯定道。

他眼力是不怎麼好,可是博學,腦子記的東西極多,袁寶都不是他的對手。憨山和尚,是明朝四大名僧之一,他如何不認識?

或許,很多人聽到這個法號也還是不知道是誰。

可是提起海印寺,很多人肯定就聽說過。這海印寺,就是憨山大師苦心經營的。

既然是明朝的高僧,那眼前的石雕,就肯定不是唐朝的。

文成旭也明白過來,肯定是有人用唐朝的雕琢手法,雕琢出這一尊人物石雕。從雕工來看,確實不同尋常。很可惜,石雕被破壞,盤坐的人物底部缺了一個角。

“沒錯!這應該是明代的作品,而且很可能來自惠安。”袁寶說道。

惠安雕藝源遠流長,源於黃河流域的雕刻藝術融中原文化、閩越文化、海洋文化於一體,汲晉唐遺風、宋元神韻,形成精雕細刻、纖巧靈動的南派藝術風格,與建築藝術交相輝映,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

就在這時,文成旭一驚一乍:“不對!這是一件贗品。”

嗯?

不僅顧海,就連袁寶都不知道這家夥抽什麼風?他的眼力,兩人都很清楚,還能看出是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