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複問起那個臥底現在下落如何,包不同道:“公子放心,那個臥底現在安全得很,他還在宋軍中,在衢州駐紮,隻是不再擔任都監的護衛而已。”慕容複聽了再無掛念,開懷大笑。眾人輕鬆地返回姑蘇燕子塢。
回到燕子塢後,慕容複召集自己的母親和四大家臣一起討論這次奔赴仙霞嶺一趟的經過。慕容複將自己在摩尼教中的整個過程都詳細講述了一遍。大家聽得是一會兒為慕容複擔心,一會兒為他們的成功而欣喜。講完後,慕容複的母親有些不解,道:“複兒既然已經為摩尼教立下如此功勞,為什麼不繼續留在仙霞嶺呢?他們讓你當副教主,是不是以後你還有機會當教主?以複兒的武功和謀略應該不難。”
慕容複解釋道:“我在仙霞嶺上時,摩尼教的教主和左右光明使因為我的武功比他們高,而猜忌我會篡奪教主之位。他們對我並不怎麼信任,當然這也可以理解,當上了教主肯定擔心別人奪了自己的位置。我感覺我繼續留在仙霞嶺實際上也發揮不了什麼更大的作用。而且再過一段時間,官府應該知道了他們慘敗的情況,會派更多的軍隊來剿滅摩尼教,他們也不容易對付。”
鄧百川問道:“公子認為下一次官軍進剿結果會怎麼樣?”慕容複道:“凶多吉少。這一次還是因為宋廷委任的崔都監無能,對我們的戒備不足,放鬆了警惕。下一次宋廷會吸取教訓,派更強的將領和更多的軍隊來圍剿,而且還會徹底包圍仙霞嶺,企圖困住摩尼教。摩尼教的唯一出路就是放棄仙霞嶺的地利。現在高太後當政,治理國家有方,人心思安,所以摩尼教一但放棄地利,隊伍就很難再擴大,隻能被迫四處流竄,從此勢力衰微。”
眾人聽了慕容複的話,雖然覺得有道理,但又感覺象被潑了一盆冷水,憑借摩尼教推翻宋廷的計劃看來實現不了。慕容複仍然胸有成竹得說道:“各位不要灰心,山人自有妙計。”眾人問他,他卻笑而不言,隻是說,到少林大會後再告訴你們。
離少林大會還有三、四個月,慕容複要好好休息一下。整天和阿朱、阿碧一起玩。慕容夫人見了也不幹涉,因為通過一係列的事件她已完全信服慕容複的能力,她自己也樂得清淨。慕容複有時抽空去找王語嫣,敘一下離別之情。當慕容複將自己在仙霞嶺摩尼教的經曆揀簡要處告訴了這三個小女孩後,讓她們對自己崇拜不已。
一切準備妥當,慕容複帶上四大家臣趕赴少林寺。一路五人談論一些江湖上的事情,特別是少林派高手的情況。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四大家臣在江湖中安插了不少耳目,收集了各勢力的大量情報。其中這少林派的情報是重點。寺中的僧人現在分為玄、慧、虛、空四個輩分,玄字輩的高僧修為在寺內最深,共有二十多人,在江湖中都有響當當的名號,其中江湖名望最高的有五人人,分別是方丈玄慈、玄澄、羅漢堂首玄悲、玄苦和達摩院首座玄難,其他如玄寂、玄渡、玄生等武功都有獨到之處。慕容複一行在路上討論武林人物,也不枯燥。
五人這次出行沒有易容,而是恢複了本來的麵目。這五人乘著駿馬在官道上奔馳,第一人身穿淡黃輕衫,飄然而來,麵目俊美,瀟灑閑雅,正是慕容複。第二人一身黑衣,身形瘦小,留兩撇鼠須,神色間甚是剽悍。第三人身穿土黃色袍子,也是瘦骨棱棱,但身材卻高,雙眉斜垂,滿臉病容,大有戾色。第四人穿棗紅色二袍,身形魁梧,方麵大耳,頦下厚厚一部花白胡子,是個富商模樣。最後一人穿鐵青色儒生衣巾,五十上下年紀,眯著一雙眼睛,便似讀書過多,損壞了目力一般。後麵四人依次是風波惡、包不同、鄧百川、公冶乾。
再說少林寺內,自從英雄貼發出後,少林方丈等高僧就一直在靜待武林人士的到來。直到某一天,方丈收到了第一批人的名貼。
“啟稟方丈,河朔群雄拜山。”方丈玄慈一看名帖,共有三十餘張,列名的都是北方一帶成名的英雄豪傑。玄慈馬上說道:“玄生師弟,請出門迎接。”過不多時,便見數十位豪傑在玄生及知客僧陪同下,來到大殿之前。玄慈、玄寂、玄生等雖是勤修佛法的高僧,但究是武學好手,遇到武林中的同道,都有惺惺相惜的親近之意,這時見這許多成名的英豪到來,不禁精神為之一振。少林群僧在外行道,結交方外朋友甚多,所來的英豪之中,頗有不少是玄字輩、慧字輩僧侶的至交,各人執手相見,歡然道故,迎入殿中,與其他高僧等人引見。玄慈、玄苦、玄難等威名素著,群豪若非舊識,也是仰慕已久。第一批人剛一安頓好,知客僧又進來稟報,說道山東、淮南有數十位武林人物前來拜山。過不多時,兩湖、江南各地的英雄到了,川陝的英雄到了,兩廣的英雄也到了。群雄南北相隔千裏,卻都絡繹到來。
雖然少林寺坐落河南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號稱“天下第一名刹”,慕容複五人不看風景,直奔山門。到了門口早有知客僧來接待。這幾日已經有大批的武林人士入少林寺,慕容複一行來得算是偏晚的了。五人遞上了名貼,知客僧一看是慕容世家,並不是特別敬畏。原來自慕容博“去世”後,慕容複沒怎麼在江湖上公開露過麵,也沒顯露過武功,所以武林中人對慕容世家的高低不太了然。知客僧首先將他們五人引見方丈玄慈,玄慈方丈方麵大耳,胡須黑白相間,一副慈悲高僧的樣子。大家見麵後雖然素不相識,還是客套幾句,什麼“久仰大名,如雷灌耳,今日一見,三聲有幸”之類的話。慕容複知道玄慈與慕容博是故交,但這次玄慈卻沒有一句都沒有提到慕容博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