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誰能告訴我,我家是幹啥的(1 / 2)

周日一早,木子賢鍛煉完回到家中,神清氣爽。現在的他15分鍾就能圍著小區跑兩圈,三公裏。肌肉能力完全沒問題,主要是心肺功能跟不上,畢竟還是個f級的渣渣。

木然、父母都起了大早,一家人吃過早飯,便出了門,劉姨留守家中收拾。吳三元被打傷後,木參軍讓他回去養傷,也不打算再讓他回來,因而是木參軍自己駕車。

盡管木子賢已經把輪轉體的理論灌輸給木參軍和任英,但他們仍然不放心,無論如何,一定要陪著木子賢來學校測試基因,哪怕早知道是f級。而妹妹木然,純粹是來湊熱鬧的。

來到學校,測試場不出意外的人山人海,家長比學生數量多得多,標配是父母都來,極少部分是隻來一個,相當一部分組建了親友團,全家老小齊上陣。

這畢竟是決定孩子未來命運走向的大事,又完全是看天意,和後天的努力無關。如果誰被測出是d級或d級以上,那跟彩票中獎沒啥區別。

師大附中就位於北郊富人區西側,比學習成績不好說,比身體的話,生源資質還是很好的,去年的中獎率達到2%,超過了一中。全部875人參與測試,有19人是d級或d級以上,具備了修行資質。

這樣的結果,在三線城市已經非常奪目。要知道,很多學校的中獎率都不到1%的,有些規模小的學校,甚至連一個d級資質都沒有。

這種與運氣相關聯的事,中獎率還不低,最容易引爆大家的興趣和情緒,一時間,喧囂震天,各家各戶輸人不輸陣。

學校在操場搭了一個超大的帳篷,裏麵有州教育廳的監督官員、城教育局的操作人員,以及兩台一人高的檢測儀器,長得跟銀行的取款機差不多。

學生們按學號,兩人一組,有序進入帳篷做檢測,全部測完後,中午會統一公布結果。大家都來得太早,儀器還在調試準備,正式檢測還沒開始。

操場上,十六個班的學生各自按班級彙合在一起,圍著大帳篷形成十六塊聚集區。

陳恬欣是由母親田玉清陪伴來的,熊三護衛在旁;袁婉家倒是父母齊至,兩人都長得很高大;賴子家父親賴昌友來了,還帶著他上小學的弟弟賴傑。

到場後,田玉清一眼就望到了卓爾不群的‘老熟人’任英,木陳二家很快彙合到三班聚集區。賴子自然是要來找木子賢的,袁婉的父親袁義又認識田玉清,所以四家人便聚成一團,聊了起來。

兵對兵,少男少女們可沒有大人的那些寒暄,上來就是大實話。比如木然,對著陳恬欣說,姐姐你好漂亮;對著袁婉說,姐姐你好高大;對著賴慶說,賴子你該減肥了;對著賴傑說,小弟弟,大人說話別隨便插嘴。唧唧喳喳,控場能力不是一般的強。

將對將,大人們各自寒暄含蓄一陣,才聊了些內容,基本上都是淺嚐則止。

木子賢自動把自己歸到大人黨,豎著耳朵在旁傾聽,了解到一些前世不知道的情況:

袁義,居然是修行者,而且是凝海境修為,資質b級,現在順城修行者協會任執事。他出生於邊遠山村,初中便輟學在家務農。12年前,華盟成立時,村裏組織所有村民參與基因測試,他才知道自己是b級資質,也才知道什麼是修行。那時候袁婉都四歲了,他已近三十歲,早已錯過了築基年齡。

他沒有放棄,來到順城,白天打臨工,晚上上網查資料,時常旁聽一些宗派舉辦的修道論壇,結識一些友善的道友,堅持不懈地學習探索,竟真的被他找到了一條大齡築基的修行路,12年時間達到凝海境,這算是略優於c級資質的提升速度了,對於‘大齡剩修’來說,他已經足以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