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西天取經結束後,師徒四人立地成佛。
正如西遊雲:同生極樂國,盡報此一身。十方三世一切佛。
姓名:八戒
同門:孫悟空(大師兄),沙僧(三師弟)
學識:大才子
外貌:俊萌
佛主說,請八戒介紹一下自己這些年做過的事。
八戒回顧往世,點點塵事,立即彙入腦海,少許憂傷,然後說了以下的故事。
回到唐朝,師父倒是很忙,見了皇帝。皇帝也是非常高興,不但建寺架殿,還配了一幹眾人向唐僧學習,而皇帝每每有空,還親自過問,向師父請經問道。師父哪有得空,立即就著手著翻譯梵文的事,親力親為,在那大雁塔——皇家寺廟大慈恩寺,一幹就是好多年,兢兢業業,師父的一生都想著怎樣把愛帶給人間,怎樣把美播向人間,所以翻譯的非常認真。這一切,八戒都看在眼裏,潛移墨化,一心跟著師父求經問道。
雖說八戒以往有這呆懶的毛病,但是高僧邊上無閑徒呀,慢慢地也改變了許多,歲月如梭,每當季節變換,秋收冬藏,八戒總能體會生命無常。光陰似箭,落葉飄黃,八戒加倍努力了。
八戒沒有大師兄這般本領,大師兄早已練成金剛不壞之身,而八戒總是傷感多情。西天取經路上就亦如此,那多少次都差點打了退堂鼓。
而大師兄沒這般耐心了。斬妖除魔,他是一把好手,但要是講經念佛,他卻常常是心猿意馬,還是追求著逍遙快活,沒個三天兩頭的,見不到他。他喜歡與天地同遊,悠哉遊哉。
沙僧卻也還老老實實地跟師父幹著磨硯錄書等一些瑣碎之事,但他卻不如八戒聰明,俗話說就是人比人氣死人。
幾載春秋,一睜眼就過了,隻有八戒跟著師父無心地學了過來。當年的那些懶惰、鬆散、邪欲倒漸漸也退去,一一改過。靈性漸變,師父們都說八戒如美玉一般。同學們也說八戒是俊俏可愛了起來,不象當年的那般嗔怪懶惰。這或許是經文似水的魅力吧,哪怕是再有梭有角的石頭也會被打磨的潤滑如玉。
八戒就這樣享受著師父的沐浴,不知覺又過了很多年。
八戒一直是對美很感興趣的,這一點毫不奇怪。在八戒的字典中,隻有一個美字(當然這他是自戀)。但曾經做過的錯事,八戒也都還曆曆在目。多少年來,八戒也幾經向佛主懺悔,是否可以再度輪回,或是讓佛主了卻這個心願,讓他再美麗一些。
誰不希望自己美的天長地久呢,這是人之常情,何況神仙。
佛主說,解玲還需係玲人,做過的事,錯過的緣,需要自己去化緣,還說什麼大愛就是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八戒也不知聽過佛主這話多少遍了,起初還以為佛主是在隨口說說的,但隨著時光的推移,八戒慢慢變了,身子瘦了不說,耳朵也尖小了,鼻子也不那麼突出了。
連師父也說八戒好看了,還說可是他的梵文經典起了作用,可以造物移情。
八戒心裏是糾結的,想當年幹過的那些傻事,什麼醉追蟾宮,什麼老莊逼親,什麼夜墅認婿,一樁樁都是悔意。八戒自己明白,他是情真意切,接連犯下錯,這才成這般模樣。雖說佛主教化的讓他發萌,但終是回不到過去。不過有一日,太上老君在後殿碰到八戒,說他倒是俊了些,這話裏的意思就是,當年的天蓬元帥沒當今帥呀。八戒說他是審美標準發生了問題。
其實這也不奇怪,曆朝曆代的審美都在變化著的。比如楚懷王好細腰,搞的後宮的宮女都在節食的,現在的美女們這點減肥都不算什麼事,因為那時就為了要一個好細腰,還有因為束腰餓死的。後來,漢朝又喜好紅顏美眉,搞的眉毛那是各種誇張的造型,真是“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號遠山黛,施小朱,號慵來妝。”再後來到了唐朝,女人位都豐腴了起來,那真是一張張光滑潤潔的臉,但那體態.......你看的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