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海要是願意也喊我一聲春哥,我就如實說來。”陶福義倒好,賣起了關子。他舉杯一飲而盡。有些經曆,放在心底,何嚐不是一件好事。他看準了關山海,以這莽夫的脾氣,肯定不會喊他春哥。
“春哥。”關山海這聲“春哥”,叫的是毫無節操,快速又清脆。感情以前的古板形象,都忒麼是裝出來的。
“我次奧。服了你。那我就說說吧。”陶福義笑的更難看了。
其餘三人,拿著瓜子,磕了起來,紛紛看向陶福義。那意思很明確:我瓜子都磕上了,你倒是說呀!
這統一的表情,又讓陶福義心中一陣隱隱作痛。真是看熱鬧的不嫌事大。毫無辦法的他,隻能說出了自己的故事。
自小家財萬貫。吃穿不愁,有求必應。父母在外經商,由爺爺奶奶撫養。十歲那年,父親歸鄉,母親一道回來。
父親聽信朋友之言,投資了花木項目。直到千萬投入,血本無歸,朋友跑路之時,方知朋友乃詐騙行家。
三歲時,陶大春有個小寵物。一隻叫福義的小香豬。父母不在身邊,爺爺奶奶不可能整天陪伴陶大春。小香豬成了陶大春最好的朋友。
因為喜歡小香豬,所以陶大春不吃豬肉,慢慢的,什麼肉都不吃。以至於瘦骨伶仃,病怏怏的。家裏人手足無措。竟然聽信了算命騙子的話,做了令陶大春憤恨的事情。
生於冬去春來之際,便以大春為名。父母算是有學問的人。居然病急亂投醫,妄信了迷信之言。將小香豬殺了,騙陶大春,這是雞肉。
吵著鬧著要見小香豬的陶大春,還是不肯吃。
父親騙他說,吃了雞肉,就能見到小香豬。
陶大春吃了。吃得津津有味。不沾肉食太久,又因小香豬不在身邊。這肉的美味,豈是一個小孩所能抵擋的。一碗豬肉,他吃得幹幹淨淨。
這還不算完。算命先生說了,小香豬是豬妖,沾染了太多的人氣。陶大春身上的精氣神,都被它吸走了。至少要吃掉一半香豬肉,才能恢複元氣。
父親又說,香豬出去玩了。你明天還得接著吃豬肉。再吃兩天,估計香豬也就回來了。
開了葷的陶大春,點頭應下。
幾天後豬肉吃完了。陶大春吵著鬧著要看小香豬。父親說,香豬死了。還費心從附近買了一隻差不多大小的家豬,塗畫成香豬的模樣,打死了,放在一旁。雖然陶大春覺得小香豬跟以前長的不一樣了,但媽媽說,香豬走了很多的路,瘦了。在外麵被欺負了,豬毛難看了。
陶大春相信了媽媽的話。親手埋葬了“小香豬”。哭了好幾天。
但孩子是健忘的。沒了小香豬,家裏多了很多的家豬。父母開起了養豬場。孩子問,這些不是小香豬的朋友嗎,我可不可以養一隻?
父親說,就是這些豬,咬死了小香豬。我不僅要養它,還要吃它,為小香豬報仇。小朋友又相信了父親的話。從此以後,大口吃肉,再也停不下來。不僅氣色好了,不瘦了,更是橫向發展。
這胖得簡直是不能見人了。以前擔心兒子太瘦,養不活。現在又擔心兒子過胖,會早死。
夫妻倆有一天吵架,被高中放學回家的兒子聽到了。母親責怪父親當年聽信算命的胡說,導致兒子變得這麼胖。父親責怪母親事後諸葛亮,當時怎麼不說,現在卻怪到他頭上。
吵著吵著,又扯到了別的事情。原來母親不是父親的原配。父親罵母親小三上位,毫無底線。不承擔責任,隻知道索取。母親罵父親,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到頭來全把責任推到她身上。
母親說:要真是毫無底線,為什麼在你輕信朋友,投資失敗的時候,還依然跟著你白手起家,而不悄然離去?
你捫心自問,到底是我小三上位,還是你原配先偷人?別捂著自己的遮羞布,把別人往火坑裏推。要不是看你還算個男人,老娘會跟你?要不要我把你跟你原配的醜事,說給大家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