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第二輪比賽繼續。第一輪比賽的情況如下:A組的魔都女排3:1擊敗川省女排,積3分;浙省女排3:1擊敗魯省女排,積3分;B組的遼省女排3:0擊敗蘇省女排,積3分;同組的津城女排3:0擊敗京城女排,積3分。
第二輪比賽魔都將對陣本組最大的對手浙省女排,兩隊因為同積3分,誰在這場比賽中獲勝就將鐵定小組出線。剩下的魯省和川省也將捉對廝殺。B組的情況與A組類似。遼省和津城的勝者將鐵定出線,因為第二輪比賽關乎出線權,所以幾個隊伍都特別重視。
京城國家體育總局訓練館內。京城體育日報的排球記者孔寧寧正在和幾個同行觀看遼省和津城的B組頭名之爭。他們一邊看,一邊交流著。
京城晚報的記者元遇伽(書友“元遇伽”友情客串,這個元字打不出來不好意思。)是個剛剛步入崗位的大學畢業生。臉上還留有一點青澀,他弱弱地向老前輩孔寧寧詢問,“孔哥,排管中心怎麼會舉辦青年錦標賽呢。這可是絕無僅有的啊。要知道排管中心最關心的就是聯賽和全運會了。這次各級別領導還非常重視U23青年錦標賽,你有消息嗎,哥?”
孔寧寧壓低了聲音,“小元,很多事情你不懂,雖說體育是脫離了政治的,但是政治或多或少會影響體育。”
“哥,這怎麼說?”
“這次女排有史以來的沒有進入奧運會。不僅體育總局的臉領導臉上無光,更是引得上麵的領導。”孔寧寧用手指了指天花板,“連上麵的領導都驚動了。這次領導發火,倒黴的是下麵的人,你看徐立被調走,俞敏被辭職,這些都不算什麼,關鍵是排管中心被壓了指標:務必要將女排搞上去!這次青年錦標賽說實在的就是為了國家隊和國青隊選拔好苗子。為了激勵基層教練的積極性。特意將這次比賽的成績和全運會的加分掛鉤。這樣一來,基層教練不就重視了嘛!”
“哥,這可真是大消息呀!不過我有個問題。現在排管中心主任和國家隊主教練都沒有選出來,怎麼就開始選隊員呢?”元遇伽不解。
“這些就不是我們這些小記者能考慮的事了。咱們看比賽,看比賽哈!這次新的苗子有很多啊。”
孔寧寧掰起手指數了起來,“除了遼省的戚梅是現在國家隊當之無愧的第一主攻手外。京城的楊曉彤身高馬大,攻守兼備,曾蕾也是力量型的接應,加上1.96米的薛敏,這次京城的選手可以說是人才濟濟。蘇省的陸倩也是接應的好苗子,1.86米的身高比曾蕾還高,力量也很出眾就是23歲的年紀稍微大了點。津城的魏月可一直是國青的主力二傳,這次馮玉昆退役,她應該頂上去了吧。還有川省的胡媛媛,雖然身高不高,但是扣球速度很快,很有特色。魔都馬文文的背飛是一絕,章磊的跑動也不錯。浙省的單娜和魯省的李菲都是國青隊的自由人。”
元遇伽羨慕地聽前輩如數家珍般得將好苗子一一道來。
“喔,對了。還忘了幾個比較有希望的隊員。”
“喔,還有哪幾個隊員?”孔寧寧旁邊突然出現了一個穿著風衣,帶著墨鏡的瘦削男子。
“您是?哪個媒體的?”
因為這個比賽場地內隻有工作人員和媒體記者才能進入,因此孔寧寧見到這個陌生的臉孔,不由發問。
“我是工作人員,這是我的工作證。”見他懷疑,男子立刻拿出自己的工作證。
“啊!原來你是國家體育總局的工作人員。幸會。”
該男子笑了笑,“其實我就是在隔壁辦公。但是對女排很感興趣,所以來看看今天的比賽。對了,剛剛您說還有些希望之星,她們都是誰呀?”風衣男子湊了上來。
“除了我剛剛說的那些隊員,還有魔都的錢盈盈,浙省的應蓉(書友“應龍之傷”友情客串)和李爾靜,還有津城的王茜,遼省的張建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