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功成身退 (5)
“哼!你認為羅龍文果在老夫府中嗎?”老賊大聲問。
“下官自然認為不在,但析大人不見得相信。既然吾公有計較,下官倒是多此一舉了,告辭。”
“慢著!”老賊沉喝,問道:“似乎你另有打算,說來聽聽。”
“下官認為,吾公近來大興土木,工匠人數太多,品流複雜,難免引起誤會,可能有人上京告變,因此方有祈大人領兵壓境的事發生。下官認為,吾公如果迅速解散那些工匠,祈大人失去藉口,必定不再追究,也許不會帶兵入城。同時,下官隨即至祁大人的行轅進竭,一力擔當羅賊不在吾公府中,有按察使大人的八位親信作證,祈大人定然礙於情麵,不再入城追查了。”
“不行!相府大興土木,難道也犯法嗎?”小賊怪叫不依。
栗推官冷冷一笑說:“大興土木並不犯法,但建造樓房逾矩,又當別論。不遣散工匠,便會引來官兵搜查,堂堂相府被官兵橫衝直闖搜查,成何體統?小相國既然堅持己見。那也是無可奈何的發。下官有要公待理,未能久耽,打擾了,告辭。”
“回去告訴知府,速替老夫至祈巡撫處,明白表示不許官兵入城,知道嗎?”
“下官遵命轉達。”栗推官行禮告退,帶著八名屬員走了。
出了相府,上了轎馬,返奔報國寺府衙,沿途留心各處的動靜。
在栗推官的公解中,他與八騎土低聲商討得失。
“諸位認清小賊了吧?”他向眾人問。
柴哲點點頭笑道:“蠢如豬,貪如狼,心如蛇蠍,這種人最陰狠險惡,但貪生怕死。在人前會作威作福,身落死境會搞尾乞憐。栗大人,我保證他會乖乖地跟隨欽差上京等死,但必須讓他懷有活命的希望。”
“這個……我必須與郭推官商量,他負責逮捕小賊。”
“大人可告訴郭大人,逮捕時不必加銬鏈,請他走,讓他認為你們不敢得罪他,大有可為。同時,沿途可透露他一些無關緊要的罪狀,讓他寬心,他便不會拚死了。”
“依常例,聖旨中是不會舉出罪狀的。”
“那更好辦。可惜,咱們未能看到羅賊動手找你泄憤。”
“他當然不敢露麵,更不敢公然在相府行凶。哥兒,你認為老賊會不會遣散那些亡命?如不遣散,袁州城將玉石俱焚,五六千賊眾……”
“他會遣散的,羽翼未成,舉兵相抗未免愚蠢。大人所說的話軟硬兼施。老賊必定上當,他不會因為一個羅龍文,而甘願走上被牽連抄家個大罪。請大人速派人稟報祁大人,分兵把守四門,可以嚇阻羅賊隨遣散的亡命混出,今晚咱們便可等魚兒上鉤了。”
午後不久,先後有四千餘名打手亡命,像漏網之魚,出城四散逃命,一哄而散。
三更天,雲沉風黑,星月無光。八條疾如飛隼的人影,越城南而出,飛渡城牆如履平地,向南如飛而遁。
接著,城根下出現十八個黑影,如同鬼魅幻形,跟蹤狂迫。
接著,相府中鬼影憧憧,群雄從四麵八方進攻,火起了,刀光閃耀,劍氣飛騰,殺聲震天,直亂至天色破曉。這一夜,相府災情慘重,被搶走了無數金銀珠寶,死了上百名護衛打手。
騷亂中,城外的大軍拔營進城,卻不派兵維持秩序。
城南四十裏,有一座本府頗負盛名的蟠龍山,自麓至顛,計三十六曲。近山顛處,有一座建自唐末的蟠龍古寺。這兒隻有三十餘名僧侶,生活十分清苦,山西南,是一條通向屬於萍鄉縣武功山的路。武功山本是山寇的嘯聚處,經常有強盜循路下山打家劫舍。
晨曦初現,八個黑影出現在山下。八個人各帶了一個沉重的包裹和兵刃,他們是羅龍文、郭幫主郭寧三、副幫主洪鬥、賊子嚴珍、妖道常春羽土、白永安、家祠護法臥龍尊者、嚴鴻的手下第一鐵護衛赤練蛇花振芳。八人在道旁歇息,有點氣喘。羅龍文像是驚弓之鳥,坐下說:“我看,不用到臥龍寺打尖了,大行大師已雲遊湘西,他不在,誰也擋不住小畜生,咱們隻有趕快投武功山麥寨主,以免被小畜生追上。”
白永安卻不同意說:“柴小狗怎知咱們向此地逃?也許他們還在相府鬧呢!奔逃了四十裏,肚子空空,不到蟠龍寺而在山下的村落打尖,不啻留下線索讓小狗追來。”
“不錯,肚子餓跑不動啦!到武功山還遠著哩!”臥龍尊者怪叫,這賊和尚癡肥如豬,肚子在咕嚕嚕怪響。
“好吧!上去打尖。”羅龍文終於首肯,挪了挪蟠龍手杖說。
蟠龍古寺倚山壁而建,風景絕佳。僧人們已做完早課,正在寺西的菜園中幹活。
踏入寺前的廣場,一眼便看到山門的四大金剛的腳下,掛著一條白布,上麵寫著四個大黑字:“你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