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聚一塊兒了(1 / 2)

周末的傍晚夕陽西下,這座城市的輪廓漸漸模糊。

“何必呢?我就說這麼多年你倆這脾氣啊。咱現在成熟點兒行不行?”

“從今以後我當自己不認識他,跟我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說白了,你們就是太熟了,才敢這麼折騰。”

這是陶小江第幾次聲稱跟於靖曦絕交了,陶小江自己也記不清了。

陶小江對麵坐著的是孟暢。孟暢、於靖曦、汪仁仁、陶小江、淩子易從小在北京的一條胡同裏長大的,他們都住在大辛家胡同1號院(大辛家胡同是虛構的胡同)。從很小的時候就跟綁在一起了一樣。原本是陶小江和淩子易兩個女孩子每天玩在一起,於靖曦、孟暢、汪仁仁三個男孩一起。在各自的地盤兒裏,互相不搭理,甚至還有點火藥味兒。

他們的故事從那年一個同樣夕陽西下的傍晚開始……

那年夏天傍晚,這五個孩子都是小學一年級的暑假。孟暢在路邊撿到一隻受傷的幼犬,才三個月大的樣子。這是一隻白色的小母狗,當時很虛弱,就是人們常說的中華田園犬。

一開始是三個男孩子圍著小狗,小男孩想抱著又抱不好,被淩子易瞧著了。淩子易拉著陶小江一開始在旁邊看著,但是又插不上手。那時候的於靖曦覺得自己已經是小學生,所以倍兒驕傲。他從小就有一種不自知,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的自我感覺良好,但大部分時候含而不露,不顯山不露水。

“這麼熱的天兒,小狗肯定是快渴死了。”小江跟淩子易說。

“咱倆到我家給它弄碗水去。”淩子易家住在二層,所以還算近。

“走吧。”倆小孩兒趕緊到淩子易家把水取來了。

陶小江捧著水,淩子易走過去跟抱著狗的於靖曦說:“你好,你看小狗渴著呢。給它喝點水吧。”

這時候陶小江皺著眉頭看著於靖曦。好在淩子易是個愛笑的姑娘,說話的時候也帶著笑容,挺甜。

於靖曦一臉猶豫,對陌生人於靖曦就這樣。

汪仁仁跟靖曦說:“喂它點水吧。”

此時孟暢一副笑嘻嘻的樣,她看著於靖曦那麼嚴肅,忍不住笑了。

“趕緊的,小狗渴啦。”汪仁仁又說。

於靖曦點了點頭,覺得有道理,就把小狗放在地上,淩子易把水碗放在小狗麵前。

小狗雖然沒精打采,看了看水碗,還是舌頭伸出來喝了幾口。

“小狗是怎麼了?它的主人呢?它的媽媽呢?”淩子易問道。

孟暢說:“這小狗我們在馬路牙子上發現的,它可能受傷了,剛才院子裏杜大爺說沒見人遛過它。”

這街麵兒上車水馬龍,各式汽車自行車飛馳而過。小狗約莫三個月大。從此開始,幾個小孩搶著照顧小狗。

靖曦是個大人眼中的混不吝的“壞孩子”,但他不是那種自己故意淘氣引人注意,他看上去總是有些讓同齡人感覺“欠抽”。屬於蔫兒壞那種。他一點也不駝背,時而仰著頭有那麼點子傲氣似的。

汪仁仁屬於比較懂事的孩子,但也骨子裏也怪有個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