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爺爺驚得目瞪口呆,好奇的站在門口不肯離開,看到我流暢自如的動作,嘖嘖稱奇道:“有你這樣的孩子,父母一定很省力吧,真是好福氣!我家丫頭像你這麼大時,也時常會幫忙做些家務……”

我笑笑,低下頭將肉切成塊。

朱砂、赤淵你們聽到了嘛?有人在誇我呢!

你們現在哪裏沉睡,有時候會夢到我嗎……

飯菜很快做好了,簡單的三菜一湯,鄉下的菜新鮮又爽脆,就算是不加多餘的調味料,吃起來也非常美味。至於野菌蘑菇湯就更別提啦,就連非常克製不怎麼進食的阿離,這會兒也喝了一大碗,讓我非常有成就感!

吃的飽飽的,下午做起事來也有精神。

下午我們又在顧爺爺帶領下,繼續探索了附近的神廟。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宅神、女妭神、瘟神廟。

宅神是所有居家神靈的統稱,求家和、人興、福氣安康、長壽體健,都可以來這邊祭祀。

而女妭神原本是天上的神女,本名叫做獻,平常喜歡穿青衣,所以廟裏所有器具都是全綠的。

傳說其在幫助黃帝大戰蚩尤的時候,受了重傷無法返回天上,便留在地上,和燭龍一起做鄰居。可是獻所住的地方,經年不下雨,於是黃帝便將她置在赤水北邊,專門負責疏通河道。

所以如果百姓經過此處,遇到陰雨連綿的天氣,便可到廟前祭祀祈求,女妭有求必應,會在半個小時內消除地麵上的積水,並且讓天氣轉睛。

而經過瘟神廟時,顧爺爺隻簡單介紹了下名字,便帶著我們匆忙離開。

阿離倒不避諱什麼,反而跟我說起了瘟神的起源,“宋時《異聞總錄》最早有記載,牧童夜晚擔心被盜賊偷,於是便卷鋪蓋睡在牛圈中。夜晚聽到有人在外麵敲門,便起身透過牛圈縫隙往外看,發現竟然來了數百個壯漢,個個身著五花盔甲身材高大威武,戴紅色的鳳翅兜鍪。見敲門無人回應,便幹脆用身體破門而入,鑽入活牛的身體裏便消失不見。”

“這些就是瘟神?”

“沒錯,次日清晨,牧童起來後,發現圈中的百頭牛全部死盡,於是便叫術士來設法祭祀,術士將病牛全部挖坑深埋,加上活豬羊一起陪葬。三天後,祭祀的地方長出一塊石頭,術士便讓村民重金請來手藝人,將石頭雕刻成牧童所描述的形象,置於廟中,以香火生禽祭拜,從此村落上再也沒有出現過類似的瘟疫。”

我摸著下巴道:“這行為聽起來好像是勒索啊。”

顧爺爺雖然上了年紀,但是耳力卻很敏銳,誰衝我擺了擺手,示意我不要再說,以免得罪了神靈。

阿離笑了下,一副並不在意的神情。

天色漸漸黑下來,我們差不多已經將附近周邊的廟宇全都見識了一遍,準備離開的時候,突然瞥到竹林間一座破落的廢墟,便好奇詢問道:“這是什麼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