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英帝國的曆史和英國資本主義的階段性變化幾乎同步。英國資本主義是世界資本主義的典型代表,它經曆過重商主義、自由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以及20世紀國家資本主義的多個階段,而英帝國在這些階段分別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具有那個時期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征。因此,正如資本主義是一個變動的概念,英帝國也是一個變動的概念,盡管其殖民主義的本質不變,但形式和方法卻不斷在變,在不同時期表現出不同的麵相。由此我們看到了“重商主義帝國”、“自由主義帝國”、“無形帝國”、“有形帝國”這些概念,而不會對英國人此一時的帝國狂熱和彼一時的“反帝國主義”感到意外。

第三,正因為帝國是不斷變動的,因此英帝國(或者毋寧說英國統治集團)一個重要的特征就表現出來了,就是它不斷變化,使自己適應變化的時代以及變化的需要。我們看到不同時代的帝國統治方式和策略是不同的,並且在同一個時代、在不同地區也采用不同的做法。但所有這些變化都圍繞一個基本的目標,就是為英國服務:為它的經濟利益服務,為它的政治需要服務,為它的世界霸權服務,為它的戰略目標服務。英帝國在曆史上有時表現猙獰,有時顯露仁慈,有時如火如血,有時又似水溫柔,但它的目標是確定的,那就是最好地維護英國的統治。

由此就看到了第四個方麵:英帝國的統治手腕極其巧妙,英國人很擅長殖民統治。英國派駐到帝國各地的殖民官員都有相當的治理才能,他們在國內也許隻是普通的政務員,到了殖民地卻能夠獨當一麵,單獨處理各種複雜局麵。我們常說英國人老謀深算、手法老到,這在殖民統治中表現得很充分。比如,英國在印度使用“分而治之”,因此少數英國人就能統治幾億印度人;英國在非洲采用“間接統治”,因此在有些地方十幾個英國人就能掌管一個國家。20世紀殖民統治不能維持了,帝國瓦解已成定局,但英國人在撤離之前一般都能找到最合適的代理人,把權力“和平地”交給他們,讓他們看守英國的利益。結果,當世界上其他殖民帝國煙消雲散、再也不見蹤影時,英帝國卻留下一個影子——英聯邦。

總之,在英帝國的曆史上我們看到了很多東西,讓我們必須寫好《英帝國史》。我們不僅在描述殖民主義的侵略與壓榨的本質,對其進行道德的批判;也要讓讀者和我們一起觀察,知道什麼是英帝國,它如何產生,為什麼產生,怎樣發展,如何運作,怎樣進行統治,如何為英國服務;帝國的悖論是什麼,為什麼它不能避免崩潰的命運;等等。我們希望讀者在讀完之後有所思考,了解一些知識,明白更多的道理。

其次,英帝國的曆史和英國資本主義的階段性變化幾乎同步。英國資本主義是世界資本主義的典型代表,它經曆過重商主義、自由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以及20世紀國家資本主義的多個階段,而英帝國在這些階段分別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具有那個時期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征。因此,正如資本主義是一個變動的概念,英帝國也是一個變動的概念,盡管其殖民主義的本質不變,但形式和方法卻不斷在變,在不同時期表現出不同的麵相。由此我們看到了“重商主義帝國”、“自由主義帝國”、“無形帝國”、“有形帝國”這些概念,而不會對英國人此一時的帝國狂熱和彼一時的“反帝國主義”感到意外。

第三,正因為帝國是不斷變動的,因此英帝國(或者毋寧說英國統治集團)一個重要的特征就表現出來了,就是它不斷變化,使自己適應變化的時代以及變化的需要。我們看到不同時代的帝國統治方式和策略是不同的,並且在同一個時代、在不同地區也采用不同的做法。但所有這些變化都圍繞一個基本的目標,就是為英國服務:為它的經濟利益服務,為它的政治需要服務,為它的世界霸權服務,為它的戰略目標服務。英帝國在曆史上有時表現猙獰,有時顯露仁慈,有時如火如血,有時又似水溫柔,但它的目標是確定的,那就是最好地維護英國的統治。

由此就看到了第四個方麵:英帝國的統治手腕極其巧妙,英國人很擅長殖民統治。英國派駐到帝國各地的殖民官員都有相當的治理才能,他們在國內也許隻是普通的政務員,到了殖民地卻能夠獨當一麵,單獨處理各種複雜局麵。我們常說英國人老謀深算、手法老到,這在殖民統治中表現得很充分。比如,英國在印度使用“分而治之”,因此少數英國人就能統治幾億印度人;英國在非洲采用“間接統治”,因此在有些地方十幾個英國人就能掌管一個國家。20世紀殖民統治不能維持了,帝國瓦解已成定局,但英國人在撤離之前一般都能找到最合適的代理人,把權力“和平地”交給他們,讓他們看守英國的利益。結果,當世界上其他殖民帝國煙消雲散、再也不見蹤影時,英帝國卻留下一個影子——英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