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劉夜潭快要滿三歲了。
這兩年多,劉夜潭逐漸了解了一些關於這個世界的事情。
收養他的女人名叫劉瑛,正是金庸先生小說裏麵的瑛姑,而那兩隻白色的小獸正是九尾靈狐。他本來還抱怨老天爺怎麼這麼對他,攤上瑛姑這個老女人。但是三年的接觸下來,他已經認可了這個“娘親”。瑛姑把對已經死去的兒子周念通的思念之情完全轉化成了對劉夜潭的母愛,饒是劉夜潭擁有成年人的靈魂,仍然被她所感動。
今年是南宋淳祐元年,也就是郭襄出生的前兩年,此時的楊過應該是十八歲。
劉夜潭歎了口氣,心道:“此時也不知道大勝關的英雄大會開了沒有,重生在這個不尷不尬的年份,真是悲劇。不過老天既然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那我就要活得精彩,既然我來了這個世界,怎麼也得見識見識這個世界的大俠和美女們。”
“少爺,天有些晚了,咱們快去找娘親,一塊回去吧,要不主人該著急了。”一個八九歲的小丫頭嬌聲道。
劉夜潭“哦”了一聲,牽起小丫頭的手說道:“鈴兒姐姐,咱們走吧。”
這小丫頭叫做張鈴兒,兩年前,她和母親被蒙古兵欺壓。瑛姑正巧背著劉夜潭在外麵采辦貨物,見狀便出手救下了二人。自打有了兒子,瑛姑性情大變,再也不是以前那個暴戾急躁、陰鷙狠毒的模樣。她收下了張鈴兒母女,幫她一起照顧兒子。
現下時正六月中旬,下個月初劉夜潭就年滿三歲了,張嬸是來集市采辦貨物的,劉夜潭也嚷嚷著要出來玩,瑛姑拗不過他,便讓張鈴兒陪他一起出來,囑咐張嬸買完東西馬上返回。
劉夜潭和張鈴兒手拉著手,邊跑邊跳著往一家客棧去了,果然見張嬸正等在那裏。
張嬸見女兒和小少爺過來,麵露微笑道:“少爺,玩得可好?老奴采辦完畢,咱們用了餐,這便回吧。”說罷使了個眼色,張鈴兒服侍劉夜潭洗了手,張嬸又點了兩樣小菜,三人吃了,便出門去。
張嬸雇了一輛大馬車,和女兒、小少爺一同坐在車廂裏。
張鈴兒笑道:“娘,今天中午少爺吃了兩個麵餅,一碗粥呢。”
張嬸摸了摸了張鈴兒的頭發,看著劉夜潭笑道:“吃得多是好事,畢竟咱們少爺也是小男子漢了呢。主人可是說過,能吃是好事,說明咱們少爺吸收能力強,氣血旺盛,將來力氣一定大。”
劉夜潭看著她們母女二人說話,隻在那微笑不語。
突然外麵傳來幾聲厲喝,馬車驀地停了。
張嬸擎刀在手,掀開車簾一看,馬夫已經被砍翻在地,回頭低聲說道:“鈴兒,咱們可能碰到強人了,一會我拖住他們,你可要照顧好少爺,一直往西跑。”
張鈴兒點了點頭道:“娘,你小心啊。”
張嬸出了車廂,坐在車頭,目光一掃,見有三個持刀大漢站在車旁,目露凶光。她用刀柄狠狠擊在馬臀上,那馬兒吃痛,又奔跑起來。
三個漢子大叫:“喂,別跑,馬車留下,銀子留下!”邊說邊拔足追來。
張嬸大叫一聲:“鈴兒照顧好少爺!”持著單刀一躍而起,攔住三個大漢斥道:“呸,臭狗賊,先吃老娘一刀!”張嬸在這兩年間雖然跟瑛姑也學了不少武藝,但是畢竟功力有限,打了一會就被三個大漢製服。不過耽誤了這麼一下,馬車早跑得遠了。
三個大漢點了張嬸的穴,搜了她的身,卻連一文錢也沒搜出來。
其中一個大漢叫道:“晦氣晦氣,鬧了半天,打劫了一個比咱們還窮的。”
第二個說道:“那倒不見得,說不定她的行李都在那馬車上啦。”
又一個說道:“既然沒有銀子,那便殺了吧。”
第二個摸了摸腦袋,突然咧嘴大笑,說道:“有了,咱們讓這個婆娘帶咱們到她家去,把她家的銀子全都搶了,那豈不很好?”
第一個大漢說道:“不行,咱們還要去找二哥和大哥呢,咱們‘川邊五醜’湊齊了,那才像話,要不然隻能叫做‘川邊三醜’了。至於這個婆娘,還是殺了算了。”
話說張鈴兒和劉夜潭坐在馬車內,二人心下均惴惴不安,也不知道張嬸情況如何。
張鈴兒怯怯道:“少爺,您先休息會,我去趕馬車。”
劉夜潭揮著拳頭脫口而出:“那怎麼行,這是男人該幹的。”說罷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歎了口氣。
張鈴兒撲哧一笑,說道:“是啦,少爺是男子漢了呢,不過少爺您才三歲,還是讓鈴兒來吧。”說著坐到了車頭上,手執馬鞭,卻茫然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