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不平等是日本社會由來已久的話題,也是日本社會的痼疾。一位首相因婚外戀遭到女方告發,後因“性醜聞”被迫辭職。眾人皆譴責男方,很少譴責女方,作者認為有失偏頗。是男方太“笨”,沒把事情擺平。女方厚顏無恥,借機敲詐:一方麵與男人發生性關係,收取錢財;另一方麵又乘男人升官發財之際敲詐勒索,誣告遭性侵。日本社會曆來有“男人是加害者,女人是被害者”的思維定式,習慣性地將矛頭對準男方。作者認為這種機械片麵、隻看事物表麵的做法應予糾正,否則就難以實現真正的男女同權和男女平等。
在日本當今社會條件下,富人要比窮人受到更多照顧,無論衣食住行,富人都能充分地享受到一切,而窮人則處處難以如意。在日本,富人和窮人唯一平等享受的是手術費、藥費和注射費等醫療費用。故而日本的資深醫師和醫師新手收取的診療費相同。作者認為這是一種拙劣的平等,太過荒唐。與美國相比,日本的醫師資格認定過於寬鬆,醫師資格證書的獲得,主要靠混年頭。而在美國,新醫師則必須曆經五六年見習期,擁有充分的臨床經驗並通過嚴格的考試之後,才能獲得資格。作者認為日本的資格認定製度是極不合理的,應予糾正。
日本的政治家常玩“窮把戲”,當要公開財產時,千方百計地掩蓋、藏匿和轉移名下財產,擺出一副窮人架勢。之所以如此,源於日本民眾嫉妒心之強烈,以為哪個政治家窮,哪個政治家就能代表貧民,思想太過單純。人的初心都是追求財富、向往富貴的。自古以來,日本社會以“廉潔”為美德,崇尚心地純潔,清心寡欲。然而,人的內心卻自私自利,貪得無厭。如果政治家暴露這一點,就會招致民眾反感,不利於自己當選,於是他們就裝窮,向大眾獻媚。作者認為民眾貧窮,也希望政治家貧窮,才導致政治家裝窮。這種陰暗的心理極不利於精神健康,應予鞭撻。
腦死亡問題在歐美和東南亞各國已從法律上得到承認,而在日本則行不通,作者表示不可理解。作者認為腦死亡和人體器官移植是相互關聯的問題,理應妥善解決。作者還詼諧有趣地將人體器官移植而產生的排異反應用來比喻男女關係,指出排異反應男女有別——女人強於男人。女人如果喜歡A,就不會喜歡B;如果B加入,就有排異反應。相反,男人的排異反應則相對較弱,可能會在喜歡A同時又喜歡B。
本隨筆集收錄了作者對日本文化與現代精神、文學創作與社會生活、娛樂活動與生活情趣等多方麵評論,以樸實的語言、輕鬆的節奏、尖銳的視角、深刻的哲理,全方位地審視人生、社會、自然、文化及曆史,深層次地剖析現實人生與社會世情、動物世界及社會風尚的各種特征,縱橫馳騁,揮灑自如,既富於曆史感、滄桑感,又不失趣味,令人深刻反思現實生活、社會環境及興趣愛好,充滿輕鬆詼諧、質樸無華的創作意趣。對事實的鋪敘立場堅定,憎愛分明,立意高遠,舉重若輕,反映出作家對現實社會有序發展的殷切期盼與真情呼喚。
男女不平等是日本社會由來已久的話題,也是日本社會的痼疾。一位首相因婚外戀遭到女方告發,後因“性醜聞”被迫辭職。眾人皆譴責男方,很少譴責女方,作者認為有失偏頗。是男方太“笨”,沒把事情擺平。女方厚顏無恥,借機敲詐:一方麵與男人發生性關係,收取錢財;另一方麵又乘男人升官發財之際敲詐勒索,誣告遭性侵。日本社會曆來有“男人是加害者,女人是被害者”的思維定式,習慣性地將矛頭對準男方。作者認為這種機械片麵、隻看事物表麵的做法應予糾正,否則就難以實現真正的男女同權和男女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