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借屍還恩(一)(1 / 2)

圍過來湊熱鬧的人中突然又有一個人開口說:“聽你們都說了,我也來說一個吧。這件事真不真不敢說,但是確實挺玄乎的。”

老孟是這個村子裏的村民,一個微胖的老頭子。我和大牛是做生意的人。一個冬天,我們遇到了一場大雪,被困在了這個村子裏,老孟的家中。

到了晚上,我們圍坐在一個火爐邊,烤火取暖,閑來無事,就扯了些事情,扯著扯著,就扯到了鬼上,我們所聽到的鬼故事自然不如老孟多,於是我們就開始聽老孟講鬼故事。

老孟就給我們講了一個也是發生在冬天的鬼事。我和大牛一聽老孟要給我們講鬼故事聽了,就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老孟的身上。

老孟說:“我給你們講一個鬼的故事,這個故事可能有點長,不過我相信,隻要我講下去,你們就會被吸引住,而聽下去。”

我和大牛都說:“快說,我們都喜歡聽,你就耐著性子好好的講吧,茶水我們都給你準備好了。”老孟就說:“有關鬼故事,你們或許聽過不少,但在民間流傳的版本卻是有不少的,我所說的這個故事,就是我從別人那裏聽來的一個版本。”

我和大牛都說:“我們還真是沒聽說過別的版本,你倒是說來聽聽。”

老孟就說:“這個事發生在民國。我是從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那裏聽來的,當然了,現在那個老人早已過世了。”

民國那時候有一戶人家。這戶人家家底頗為殷實,頗為富足。這戶人家的老爺是個地主,在鄉下有百畝良田,在城裏還有一家當鋪。

這老爺名叫陳翔元。這老爺有個兒子,現在已經十七八歲了,長大成人了,名叫陳遠見,意思是希望自己的兒子有遠見的意思。

卻說這陳遠見長到十三四歲的時候,越發的調皮了。那個時候已經有學堂了,他的父親本來是把他送到了學堂裏去讀書識字的,將來考取個功名。這陳遠見就去了。

可是因為他的性格極為頑劣,到了學堂不出幾日,就鬧出幾樁不好的事來,於是隻好又不讓他去了。隻在家裏請個教書先生教教他,改改他的頑劣脾性。

陳遠見雖然頑劣,倒也能讀的進去書。也學了一兩本的書。有的時候,陳遠見不想待在屋子裏念書了,就會跑出去玩。

有的時候是去他父親經營的當鋪玩,有的時候是和幾個隔壁家的小子一塊跑去鄉下玩。

事情發生在陳遠見十七八歲的時候。這天教書先生教完了當日的課程,陳遠見和隔壁家的一個胖小子就一塊跑出去玩了,這胖小子的名字叫郭大墩。

陳遠見和郭大墩本來沒打算跑遠的,就在自家門口玩玩的。可是玩著玩著,又從一邊過來幾個小子,和他兩個玩到了一起,這才跑遠了些,一直跑到了鄉下去。

城裏的孩子沒去過鄉下,乍一到了鄉下,那真是覺得什麼都新鮮好玩,就像關在籠子裏的鳥兒被放了出去似得。這陳遠見以前也沒怎麼去過鄉下,一直都是在城裏長大的。所以他覺得新鮮。幾個孩子在鄉下一直就玩到了黑。

這個時候,陳遠見才覺到天色不早了,就要和郭大墩一塊回去,就這回去了,父母一定都會責怪他的了,到了這麼晚才來家。

要說郭大墩這孩子,比陳遠見還心野,雖然天已經黑了,但郭大墩似乎還沒玩盡興,還和那幾個城裏的小子,在與鄉下的小子們一塊混玩。

陳遠見就說:“大墩,天不早了,咱們快回去吧,不然肯定得挨咱們的老子揍。”

郭大墩說:“好,那咱們就回去吧。”於是就和陳遠見一塊走去了。

這鄉下離城不遠,就在城根下,所以很快就可以走到家。這陳遠見和郭大墩沒多會就走到了城根下。就在他們要一塊進城門的時候,這陳遠見突然發覺出來一樁事情,他發現他脖子上戴著的銀項圈和長命鎖都不見了,脖子上空空的什麼也沒有。

他撓著頭想了想,覺得這銀項圈和長命鎖肯定是掉在回來的路上了。這兩件東西都是他的隨身之物,也有些分量,有的時候他耍玩,就會覺得很累贅,就會解下來放在衣服中,所以免不了要掉下來。剛才的時候,他正是想了起來,他身上輕輕的,好像沒有贅物了,一摸之下,果然那解下來的銀項圈和長命鎖都不在身上了,這才想起來可能是丟了。

他就對郭大墩說:“大墩要不你先回去吧,我得去找我的東西,我的東西可能丟在來時的路上了。”

郭大墩問:“什麼東西掉了?”陳遠見說:“長命鎖和銀項圈,我們玩的時候,我把它們解了下來,藏在了衣服裏,這就弄丟了。”

郭大墩說:“你可真是粗心大意,這麼晚了,要不我和你一塊去找吧。”陳遠見說:“不用了,雖然天黑下來了,可這裏是城根子下,過來過去的都是人,我還怕嗎?你先回去吧,要不你老子又該揍你了。”郭大墩就說:“那我就先回去了,你也快點,找不到就不找了唄,你家裏這麼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