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離間毒計。(1 / 2)

韓信要求做代齊王管理齊國,雖然劉邦在張良的示意下封了齊王。但劉邦的心裏還是不明白,韓信不來救駕卻還要求封王,這樣的做法明顯是要逼著自己同意嘛。

張良的心思顯然不是劉邦能跟得上的,事後劉邦還是沒忍住去向張良詢問個中原因。“韓信現在掌握著齊國全境,並且手握重兵。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他想稱王我們又怎麼能阻止得了呢?若韓信自立的話,劉、項、韓三分天下,韓信定會與楚結盟先滅漢,對大王非常不利呀”,張良分析了形勢也就不再講話了。

劉邦突然間明白了,雖然他沒讀過多少書但是這中間的厲害關係很明朗了。韓信自立一國就一定會滅掉自己,畢竟叛徒的名聲不好聽。手握重兵的韓信已經能左右天下的走向了。

“大王,韓信現在手握重兵,右投則大王勝,左投則項羽勝,此切莫與他爭一時之長短。”

韓信雖然得到了齊王的封賞,卻仍然是按兵不動。劉邦因此更加憤恨韓信,若不是自己賞識,他還是那個任人恥笑的胯下匹夫。生氣歸生氣,求救信號可是不能忘發呀,一封封的書信還是往齊國送去。

陳平自投漢以來一直受到劉邦的恩惠,但是幾日前劉邦在朝上大罵韓信並且私下也是怨聲很大。所以陳平明白,如果自己繼續一事無成,遲早自己也被拋棄,於是他向劉邦獻了一計。

劉邦一聽陳平有辦法解滎陽之急(劉邦的理解力不是一個層麵的,陳平有計,但沒說解圍呀),這可是劉邦日思夜想的東西呀。“若是能解了滎陽之危,先生就是我劉邦的大恩人”,說完劉邦還恭敬的鞠了一躬。

陳平回禮拜完對張良、劉邦說:“楚軍雖然軍力強盛士氣高漲,但是其將領能征善戰的也無非是英布、鍾離昧、龍且、項莊、項羽幾人,而計謀全仗範增一人。而項羽一向多疑,如果利用離間計,或許可行。”

張良先是反應過來:“離間項羽和範增,斷其一臂。”劉邦自然知道離間成功後漢軍便能堅守更久,但是這要怎麼做呢?陳平再拜說:“願大王信在下,臣定為大王除去範增。”劉邦趕忙扶起來正色道:“先生盡可去做,寡人相信先生。”

楚軍在外麵急轟轟的攻城,陳平等人則在籌備著離間計劃,確保萬無一失。幾日的準備下來,滎陽城內已經是齊全了,劉邦等人也都各自記下自己的角色。

隨之而來劉邦就差人去見項羽,而使者卻是隻拜範增不拜項羽,這讓項羽心裏一股子不爽蹦出來,又礙於範增“亞父”的身份才沒有發作出來。臨走前使者還故意密會範增告別,這幾件事情讓原本就多疑的項羽更加懷疑。

緊接著,項羽也派使者到滎陽城內去。陳平等人照預先的計劃將其引入大殿,酒肉美食美女皆往殿內送去,陳平也從簾後走出來詢問使者:“範將軍可帶什麼話來,何時準備破城,從哪個門先攻等等”

使者站起來大喝一聲:“我是項王的使者,與範增何關。”陳平一聽臉色大變,立即下令眾人將酒食等招待一律撤走,留下一堆喂畜牲的東西端上來。使者見此嚷嚷著要見劉邦。

陳平差人帶使者到劉邦住處,路上碰到樊噲。領路之人正要上去通報,使者攔下了他自己偷偷上前。樊噲正在和一個穿著楚軍軍服的人交談,使者全身一緊感覺情況不妙。待樊噲和那人分開後回過頭看到了使者,便說:“範將軍派了兩個人過來嗎?”使者不答話快速走開了。

侍衛剛稟報完說楚使者求見,劉邦便興衝衝地跑出門來拉著使者說:“範將軍可一切都好?使者此來可帶了什麼消息?”使者一時間也懵了,但他還是正色道:“我是項王的使者,奉命來見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