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羨慕教師這個職業,覺得它高尚、神聖,有著一種讓人不自覺低頭行禮的嚴肅,也有著讓人打心裏笑出來的親切,又或是一瞬間油然而生的害怕,可惜我不能做教師,以前母親說你去報幼師吧,可是那會兒我覺得這職業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後來了解了相關常識才發現,自己根本做不了教師,因為身高不夠。

從幼兒園、小學到大學,不記得經曆了多少位老師了,然後學電子琴的時候,又換過兩位老師,有的老師真的是讓孩子們打從心底裏喜歡,也有非常嚴厲讓人害怕的,甚至有讓我們長大後都無法理解當時做了什麼的老師。

有一天和高中同學聊微信,講到了高三時候的班主任,那位戴眼鏡的女老師是教英語的,她對每個同學都很好,她會苦口婆心的讓男同學不要吸煙,告訴大家吸煙對身體的危害,然後在夏天告訴男生不要光著膀子,就算熱,至少要穿背心,我還想起我一個人從網吧出來的時候天都黑了,穿過小巷子回學校上晚自習的時候,哭著跟她說老師我錯了,她居然笑了,說回去吧,下次再去真的要找家長了。

小學四年級有一次寫作業偷懶,被老師發現後按到牆角揍了一頓,那是位很厲害的女老師,三年級的時候教我們語文,四年級後變成語文、數學都教,回想起來還真是神奇,那次她布置的作業中有一道題,練習冊上有,語文書後還有,重複的,因為作業太多,用稿紙寫都寫了六頁了還沒寫完,於是我隻寫了一遍,結果被她發現後就被打了,頭發都蹭到牆上的白灰了,第二天爸媽沒讓我去上學,我依然記得那時候我對母親大人說的話。

“你以為都是電視劇裏的老師啊!”

不過那時候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大概都沒有什麼要告你啊,要當著很多人的麵給你難看的想法,所以後來我還是安安靜靜的上學去了,老師也像往常一樣對待我,對待每一個學生。

但是回想起來,這位老師最大的優點就是,會讓我們在課堂上抄筆記,從來沒讓我們買過課外教材,所以我一直到小學六年級以前,都不知道所謂“課外教材”。

五年級後換了一位語文老師,這位老師的方式很特別,她留的作業很少,但是課堂上講過的內容,如果考試中寫錯了,她會變得非常嚴厲,我大概從小就很倔強,但是碰到這種老師會更加小心翼翼,可能潛意識裏生怕她平日的笑容因為學生的考試不好而突然不見了,這可能是一個小孩子把老師當成家長的感覺。

長大的感覺,大概是從小學六年級有了苗頭的,生理除外,因為我病了嘛。

小學六年級後知道將來要升初中,也知道每天寫不完的作業有多討厭,新換的語文老師嚴厲到現在回想起來感覺都不太好,那時候我在校外學電子琴,其實我很喜歡學,非常喜歡,別的小朋友都是哭著被家長拽到電子琴教室的,我不一樣,我順著琴聲蹦蹦跳跳的過去,每天練兩個小時也不覺得累,反而很開心。

可惜當時的那位語文老師說假期要給我們補習,我說我去不了,因為我要學琴,結果她就生氣了,“學那個有什麼用。”

後麵還說了別的,想不起來了,反正我不去補習讓她很生氣,其實到現在我都不明白小學語文要補什麼。除了假期補習,作業也突然變多,教科書裏的寫完後還要寫課外的,那時候她讓我們交錢買書,書名忘記了,綠色封皮的,錢交給她,然後她繃著厚厚的一捆書,拆開後發給我們,不買是絕對不行的,因為全班都買了。中午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因為她居然留了中午必須寫完的作業,下午檢查。不知道這種填鴨式的教學給我現在的寫作帶來了什麼影響,但我對語文的興趣真的不是從她這開始的。因為她讓我害怕語文。我記得那時候有個坐在後座的男生下課的時候喊到,“啥時候畢業,我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