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著碎屍的塑料袋是最平凡無奇的純黑色,沒有任何可供識別的標誌,可以在任何一個超市裏買到。不過即使是這樣冷清風也沒放棄這條線索,因為任何一家生產企業所在不同時間生產的成品都不會完全一樣。就像這個黑色塑料袋一樣,它的薄厚、粘合處的寬窄細微差別都有可能成為關鍵的識別點。
林堯和方兌倆夫夫自告奮勇從塑料袋這一條線索開始查,試圖從品質區分出生產這個塑料袋的廠商,再根據廠商的供貨渠道一路追查下去最後從所有購買過這個塑料袋的買家身上入手追查。
丁靈淩跟著楚僑去了法醫室,從她的角度來看,死者雖然被碎屍了,但是比碎屍更值得注意的是死者喉嚨裏被強行塞進去的中藥,弄清楚這些中藥的種類對她下一步分析凶手的動機有非常大的幫助。
“楚哥,你對中藥熟嗎?”丁靈淩替楚僑打下手,從解剖台旁邊的台子上取了一隻培養皿遞給楚僑讓他裝從死者喉管裏取出來的中藥。
楚僑用鑷子小心翼翼地夾出那些中藥的殘渣放心培養皿中,仔細觀察,說:“這些是附子、幹薑、肉桂、肉蓯蓉。”他用鑷子撥弄了一下中藥渣繼續說,“不過對中藥也不是特別熟悉,如果沒看錯的話,剩下這些應該是仙茅和陽起石。”
楚僑的專業和藥理好歹還算是同根同源,一直在國外念心理學的丁靈淩就對中藥一竅不通。
“這些藥放在一起有什麼作用?可以治哪方麵的病?”丁靈淩問。
“附子,又名烏頭和附片,中醫學上把附子成為‘回陽救逆第一品’,主要的功效是補火助陽、散寒祛濕。”楚僑說,“幹薑、肉桂和肉蓯蓉都有填精補髓、養血潤燥的作用。其中肉蓯蓉在古時候是一種極為名貴的藥材,價格與人參相似。”
“等等,你說這些藥都有補陽的作用?”丁靈淩睜大了眼睛偏過頭看著培養皿中的中藥渣,說:“我忽然有了個一個比較大膽的猜想。”
丁靈淩帶著楚僑的初檢報告回到了辦公室,對眾人說:“楚哥從死者喉管裏弄出來的中藥渣經檢驗已經可以確定為是附子、幹薑、肉桂、肉蓯蓉等具有強力補陽效果的藥材。”
沈晉笑了笑,說:“聽上去就覺得弄這藥的人沒什麼醫學常識,中醫學講究藥性均衡互補溫和調理,把這麼多補陽的藥材放一鍋亂燉恐怕會因為藥性烈過頭喝出人命來的吧。”
“所以我有了一個猜測,不過也僅限於猜測。”丁靈淩說。
“你說說看。”冷清風發話,基本上處於毫無線索的情況下任何有根據或者沒有根據的猜測都有可能成為找到破案突破口的靈感。
“我是覺得凶手可能是死者的妻子或者情婦,或許是因為死者那方麵不行,所以惹怒了凶手給他灌下了這麼多補藥的藥材泄憤。這些藥材很有可能是凶手出於羞辱的目的而逼死者咽下的。”丁靈淩說。
“確實有這個可能,死者約莫二十歲出頭,從屍塊的形態來看,死者生前體格較為瘦小,肌肉含量較低,是個缺乏運動的剛成年的男子。雖說年紀正值體健能行的年紀,不過也有可能身體氣血不足而導致不行。”楚僑說。
丁靈淩的這番推理乍一聽合情合理,但仔細推敲之下能發現其中不合理的地方。
沈晉說:“首先,如果死者在床笫之間表現不足的話肯定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不會給他的伴侶一個突然的精神刺激導致對方做出這樣凶殘狠絕的事情;第二,現在是二十一世紀,如果伴侶在這方麵有欠缺的話還可以通過購買其他道具或者藥物的方式來彌補不足,就算是在古代也有類似的道具被後人發現,隻不過人們一直對此諱莫如深而已。實在沒必要為此殺人。”
冷清風點點頭,說:“死者臉上的刀傷也特別多,比起為了掩飾死者的身份而毀他容的目的,我更傾向於這是凶手是在盛怒之下的泄憤。”
“人類的身體雖然比較脆弱,但是要把一個成年男子剁成這樣,除非是兩三個女人一起下手,單獨行動的話就隻可能是強壯的男人。”楚僑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