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與此同時,在馬爾代夫北部的拉克代夫海上,一架空警-200s預警機和一架y-8f反潛飛機在一個j-18中隊的護衛下巡視著前方數百公裏的天空和海洋,在它背後100海裏處,2艘7000噸級的052d驅逐艦劈波斬浪,形成了一個間隔40海裏的隊列,這2艘進行了核動力和防空作戰係統改造的大型驅逐艦,此刻不但中華神盾防空係統在全力搜索空中和海上100海裏範圍內的一舉一動,而且最新改進的海鯊綜合反潛係統也全部打開。
由hls-50艦殼聲呐、hlr-3拖曳式陣列聲呐和前方20海裏直-9艦載反潛直升機組成的強大的海鯊綜合反潛係統,能夠將遠近70海裏區間的海底可疑情況反饋到海鯊綜合反潛係統的主機之上。
hls-50艦殼主動/被動聲呐的基陣是一個直徑高達5米,高度1.8米的圓形柱狀體,在這個基陣上一共設置了8層供576個換能器,可以采用主動或被動方式對海底可疑的噪音目標進行探測,當使用主動全功率模式搜索的時候,有效探測範圍可以達到35海裏,在這種情況下,絕大部分海底運動速度超過5海裏/小時的水下目標發出的噪音,都休想逃出它的探測,並為反潛魚雷或者反潛導彈提供攻擊製導,是解放軍052係列驅逐艦最為重要的一個反潛裝置。
而hlr-3拖曳式陣列被動聲呐,則是解放軍現役主要的遠程海底目標搜索裝置,采用了2000米特殊牽引拖纜,後端則是一個長度高達250米的被動陣列聲呐係統,配合全新的海底噪音智能分析引擎,在深海中有效探測距離最大可達70海裏。
這樣,由這2艘052d驅逐艦形成的前導反潛區域,最大形成一個前後達到140海裏,左右達到180海裏的區域,在這個區域中,如果印軍的基洛級潛艇或者魷魚級潛艇敢出來在這個區域內活動,很快就會變成魚雷的靶子。
跟隨著這兩艘052d驅逐艦在海底下活動的是2艘039g新宋級柴電核潛艇,他們是對抗印軍可能潛伏在海底的基洛級或者魷魚級潛艇主力。
而在這兩艘驅逐艦後麵50海裏,是以兩艘054b導彈護衛艦為先導,中間兩艘航母按照5海裏間距排成倆列,而081級兩棲登陸艦、10萬噸級滾裝貨輪和2艘大型補給艦。
4艘萬噸級的052e驅逐艦和4艘039g新宋級潛艇保護在航母隊列的兩邊,2艘054b導彈護衛艦和2艘097秦級核潛艇殿後。
整個艦隊空中和海麵海底護衛都非常嚴密,加上4艘先期隱蔽出航,提前探測特混艦隊必經的咽喉航行要道的041b元級核動力攻擊潛艇,這基本上就是解放軍目前防護力量最為強大的一個特混艦隊了。
但是望著遠處碧波萬裏,艦隊總指揮薛晨光少將的心情卻仍然無法放鬆下來,他已經接到總部的衛星情報,美軍第五艦隊主力正在從阿曼灣出發向東行駛,其目的不問可知。
從衛星圖片分析來看,“艾森豪威爾”號和“杜魯門”號組成的兩大航母戰鬥群,12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和阿裏.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主力戰艦悉數出動,除了兩棲登陸作戰的戰艦之外,第五艦隊海上作戰的主力都集中起來了,盡管還沒有美軍第五艦隊8艘洛杉磯級攻擊性核潛艇的情報,薛晨光相信他們一定在水下朝著自己的艦隊駛來。
比起印軍的東部海軍艦隊來說,美軍第五艦隊才是解放軍特混艦隊的真正對手,阿三的那幾條破艦,從來就沒有被薛晨光看在眼裏。以阿三孱弱的工業製造基礎,就算他們平日裏吹噓得再厲害,其實力都不會超越他們的實際工業基礎的限製。
要不是這幾年解放軍實力突飛猛進,原本解放軍海軍同阿三海軍之間的差距也沒有這麼大,可是杜克橫空出世,無論是基礎原材料和加工機床等工業基礎,還是在核心電子設備、作戰係統等軟硬件尖端技術方麵解放軍都完全不是當年的景象,真正進入到了世界頂尖水平。
薛晨光隻需要低頭看看“上海號”航母指揮艙中的裝備,這些東西中絕大部分都是幾年前根本不敢想象的,整個艦隊各種探測設備探測到的所有反潛和防空信息,通過艦上性能極其強大的g3超級小型機集群係統,轉化成為作戰地圖上清晰易懂的表示,綠色區域表示是已經探測判斷為安全的海域,黃色區域則是未進行有效探測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