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新的梟龍戰機生產成本能夠控製在1000萬美元之內,售價保持在2000萬美元,這樣比起二手的f-16c/d顯然有競爭力得多。
另外一款外銷主力戰機,將會是在j-10b基礎上改進的j-1op,這款產品將在進一步優化隱身能力,保持同j-10c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以國產聯合作戰戰術係統簡化版為核心,設計性能指標單機作戰能力能夠保持同美軍f-15e/f相當,在集群和空中預警機引導下能夠戰勝同等數量的f-15e/f或者台風/陣風、su-30一類的三代半戰機。
在這個性能指標條件下,外銷售價定在5000萬美元左右,比起價格高出最少百分之五十的f-15e/f或者台風/陣風這些競爭對手來說,應該很有競爭力,特別是釣魚台空戰中完勝f-15j和f-2,已經讓國際上不少國家對j-10c表示了購買意向。
董鋒聽完了高所長的簡單介紹,才明白原來外銷產品和解放軍裝備的產品差別真的很大,也明白了為什麼基本上外銷的產品都不進入解放軍裝備行列,這個性能差距基本上都差了一個檔次。
“在上述幾個方麵,我們都將同dsm深入合作,主要軟件係統和航電設備等將來大多由dsm提供,這方麵杜院長是權威,我們的戰機能夠在釣魚台獲勝,杜院長是居功至偉。”高所長最後由衷地說道。
戰區聯合作戰戰術係統說到底是杜克牽頭搞出來的,核心智能算法部分都是杜克親自開發,這一點國內航空界大佬誰不知道,611所要開發簡化版戰區聯合作戰戰術係統,當然得讓dsm從中分一杯羹。
有著這麼良好的合作氛圍,接下來雙方討論利益分成就沒有多大難度,4個人坐在一起經過友好措施,從研發人員投入等多方考量,最後商定按照三七開方式,dsm占三成,611所占七成,畢竟主要的研發人力投入都將由611所來負擔。
不過dsm人力投入雖然少,但是都是非常核心的關鍵技術,能夠談成三七開,高所長和齊海洋也是非常滿意,這是一個雙贏的方案。未來在無人機上麵雙方也有不少合作的地方,杜克構想中的無人戰鬥機,現在基本上以j-20縮小版在做概念原型設計,而不是類似歐洲神經元或者美軍x-47b這種無尾翼機。
雖然這兩種機型隱身性能不錯,但是如果用於空戰機動性卻不夠好。j-7改造工作讓杜克獲得了大量的經驗,如果將來開發無人戰鬥機,還得是以現役戰鬥機為藍本開發比較現實。x-47b這類型隱身性能更好的無尾翼機,還是用在遠程戰略轟炸方麵更合適一些,未來終結者ii型或許可以考慮這種方案。
這麼一折騰,董鋒發現,dsm好像才終於抓住了一些可以賺點錢的東西,盡管這個計劃中的新戰機比起之前那些東西都要弱一些,但是卻能夠為dsm帶來確確實實的效益。
不過誰都沒有想到,今天四個人在一起商量的東西,在不久後成為中國軍工出口的雙驕。
回到dsm後,杜克的航電研究小組以an/apg-81這款美軍的有源電掃相控陣雷達為基礎開發外貌版本火控雷達,an/apg-81雷達陣麵尺寸較小,成本和重量上都隻是an/apg-77的二分之一,擁有同時進行合成孔徑雷達地圖測繪(sar)和地麵移動目標指示(gmti)的能力,對於外貿來說,這個性能非常重要。
因為那些肯買梟龍和j-10p這樣便宜戰機的國家通常經濟都比較拮據一些,希望能夠一機多能,an/apg-81對空對地都能夠勝任,如果能夠在現有條件下,經過杜克開發的全新的雷達回波智能分析技術,再度減少一些雷達陣麵尺寸,同時保持對空有效探測性能幾乎不變,那麼這款an/apg-81改進型雷達就幾乎完美了。
畢竟n/apg-81對普通戰機的探測距離已經達到了150公裏(針對rcs=5平方米空中目標),在第四代戰機中雖然不怎麼樣,但是在第三代戰機中卻已經算得上佼佼者,同陣風戰機的湯姆遜csf/esdrbc火控雷達和su-35戰機"雪豹"e相控陣雷達性能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