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協作新機製(2 / 2)

比如智能電視、智能手機和汽車信息係統之間,語音控製技術和媒體播放這一類通用性強的功能模塊,杜克可以讓幾個產品使用同一個sdk庫,這沒有問題,核心源代碼都是杜克控製著,有完善的自動編譯測試係統來確保這個sdk庫更新升級,可以在sal的嵌入式係統和女媧操作係統上完美運行。

但是對於大量應用軟件來說,杜克卻不可能去一一控製每個項目將公用部分抽取出來,減少彼此間的重複勞動。這種事情一定要有一個激發大家開發公用模塊和使用公用模塊都有好處的機製,才能夠真正的解決,靠人那是無解的。

所以,杜克才對秦泰然這個想法很感興趣。

“你看,現在機械設備生產現在大多數都實現了公用部分的標準件化,這會大大減少大家在硬件生產加工中的難度和重複建設,在研發上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借用這個思路,讓研發階段成果也能夠公用,這樣在大家研究同一個方向的時候,各個研發組之間及時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共享出來,減少其它研發組在類似問題上的投入,最終研發出新產品投入生產後,再按照各個研發組對於新產品的貢獻程度來劃分產出的利益。

這樣,既能夠讓提出研究成果最多的研發組有最大的利益,同時,其它研發組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激發自己的專長拾遺補缺加速整個研發進程,盡快從最終產品上獲得自己創造的價值。對於各方來說,這應該是一個多贏的局麵,畢竟能夠提早出成果,獲取的利益就會更大,等於是鍋裏的東西多了,就算分的人多些也是劃算的。”

雖然杜克聽秦泰然這個方案中還有太多的具體操作方法沒有明確,但是聽起來這個主體思想好像有一定的可行性,對於不同單位來說操作難度雖然比較大,但是對於緊密協作的部門,這個難度卻可以通過上級領導部門之間的協調來大幅度較低,對於解決sal各個子公司內部研發協作方麵好像更加可行一些。

更重要的是,秦泰然這個思想如果進入良性循環狀態,能夠通過不同研發組提供的成果來引發一種競賽,讓成果自動激發大家的工作激情,想想看大家都是研究同樣方向的東西,別的組已經提出了好幾項成果,而自己組卻什麼都沒有完成的話,對於這個研發組成員來說這就是一種無聲的催促,畢竟,誰願意自己成為別人心目中的廢物?

如果這種相對透明的機製能夠保證後麵利益分配上的相對公平,那麼就像鯰魚效應一樣激活各個研發組自己的良性競爭。

對於研發來說,這當然是一件好事情。

“秦哥,你這想法不錯,回頭我把趙建武找來,讓他同你一起討論一下,看看能不能拿出一個具體的執行辦法來,我們先找幾個項目試試看,如果效果不錯就全麵推廣,不僅僅是杜氏重工同兵工的合作,我們公司內部也可以采用這種方式。”雖然杜克身為sal背後的大老板,平日沒有怎麼插手sal或旗下的管理工作,但是如果這件事對於sal有益,杜克也會同趙建武或者蔡思強商量著來,反正在研發方麵,他不僅僅是老板,還是真正的權威,蔡、趙兩位都會尊重他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