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李顯遠去的背影,上官婉兒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像是慶賀奸計得逞,又像是嘲諷李顯的胸無大誌。
她喃喃自語道:“袁一,這就是你的眼光。最後希望,你選的這個人,至少能夠言出必行。”
言出必行這一點,倒是沒讓上官婉兒失望。李顯和上官婉兒一行人趕到洛陽沒多久,高宗就病逝駕崩。
國喪之後,李顯順利登上了皇位,他為了展現自己的治國之能,便利用帝王的權利,肆意提拔自己的親信,外戚,甚至,還有人在幾日之內破格連升。對於這樣的情況,武後也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最後,他終於想到了袁一。當武後聽到李顯要給袁一升官,她臉上閃現一抹慍怒,繼而是陰深可怖的沉默。
之後,她聽到李顯說要升袁一做安西都護府的大都護,她可怖的神情便驟然散去。她開口道:“安西都護府可是經常要與吐蕃打交道,之前,榮郡王殺了他們最愛戴的戰神,可結下了很深仇怨。現在,時日尚淺,想必他們對榮郡王的怨恨還沒消,皇上把他放到安西都護府,恐怕他以後的日子不好過啊!”
李顯不痛不癢道:“朕覺得,榮郡王可以應付得來。”
武後點點頭:“既然,皇上都已經決定好了,哀家沒有意見。”
之前,武後收到消息,李顯在長安之時,跟袁一走得很近。
她以為,李顯登基之後,肯定會重用袁一。可沒想到,李顯竟然把袁一明升暗貶,攆到了關外的荒蠻之地。
雖然,她不知道李顯和袁一之間發生過什麼事,可她覺得這也算給袁一,一個教訓,讓他不要吃著碗裏的,還想著鍋裏的。
很快,身在長安的袁一就收到從洛陽傳來聖旨。
當聽到李顯要把他調離長安,駐守安西都護府,他的心都涼了半截。他想做忠臣良將,卻錯托庸碌之君,到頭來一片赤誠之心,一身抱國之能,皆成了枉費心思的明珠暗棄。
他現在的遭遇都應和了上官婉兒的定論。在佩服上官婉兒智慧同時,他也暗暗在想。那日在宮中發生的種種,是不是上官婉兒有意為之,目的就是讓自己看清李顯若作為一個帝王,會有多武斷,無知,愚蠢。
若武後真出手,他半點勝算也沒有。到時兩虎相爭,李顯就算慘敗,他終究是武後的親生兒子,武後總會給他留條活路。可李顯身邊的親信,若不出意外,都會死得很難看。
不管事實如何,袁一知道,不管上官婉兒做出什麼事,她不僅僅是為武後的利益考慮,更多的是為他好,不希望將來他回不了頭。
臨近啟程之日,他來到了藏香小館,向王遠和孟琴說自己要去關外做買賣,不知要多久才能回到大唐,今天特意來辭行。王遠心中很是不舍,他留下袁一吃飯,特意做了袁一初次來藏香小藏吃的那幾道。
在袁一臨走之時,王遠又以師傅的身份,宣布從今日起,袁一已經出師。並將一本祖傳食譜交給了他,讓他到了關外多多練習,等他再回到大唐,要與他切磋廚藝。
之後,他又去向沈言辭行。看著沈言,十三娘和喚雨這其樂融融的一家人,他心裏感到莫名的溫暖。喚雨告訴他,十三娘體內的毒素已經清除幹淨,再過幾日,他們一家三口就要舉家出行,遊遍大唐的名山大川。
他們一家人都不怎麼喜歡長安,所以,他們會在遊玩之時,選一個喜歡的地方,定居下來。等到一切安排妥當後,興許,他會到關外走走,順道去安西都護府看望袁一。
等向眾人辭行過後,就到了啟程的日子。可他還想要去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