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迎門解帶封閉槍(2 / 2)

青麵吃虧也吃在這,就是一身好基礎用的不是地方,這些玩意拚起命來多許多勝算砝碼,但不下狠手都是花拳繡腿,且這些特技日漸而衰,終究不是辦法。

所以青麵也越來越走向以靜製動的路子,他並不喜歡雙手劍,但他還是托人尋了一套,也不是什麼好劍,看著嚇人而已。

這嚇不住裴秋實,裴秋實一看就感覺此物華而不實,刀的化長點也就罷了,凶猛有力,劍的話兩麵帶刃,又那麼長,雙手耍起來就有不少動作打自己麵前過,這就太危險了。劍當離身,一旦貼了身子,害人害己。

這二人正好想法,裴秋實提這一條棍,卻是雙手把持多用後把傷人。裴秋實實際不會幾樣兵器,他的基礎就是“撐拳撐掌劈山掌,降龍伏虎探步掌”,較為死板,換上器械的話也就棍子的勁順暢。裴秋實也練過刀劍,但鑽研不深。拳風跟棍風若是時常實戰的話,風格幾乎是一路延長的。鳳吟一見二人站姿,就感到了裴秋實要輸。裴秋實棍一抱,鳳吟就知道他是換把近身,走“滴水、搖旗”。滴水搖旗都是槍棍基本大勢,將來出鏢草原路上細講。這路棍法厚實巧妙,按說正能發揮雙頭棍特色。但他遇上的確實青麵,棍對棍一旦絞上了,裴秋實以其根基,一般人不是他的對手。但鳳吟知道,青麵是絕對不給他粘連的機會的,迎門解帶那是客氣,一放膀子那就是開膛破肚。可以說裴秋實這完全是冒險,而且一點勝算也沒有。

鳳吟掃視四下,發現就裴秋實跟青麵這對冤家在這掐了,大事一點沒辦,心想孫先生怎麼這麼不懂事。上步就推了青麵一把,青麵自然不能反抗鳳吟,讓青麵給推出去了。

回頭青麵又伸手來分裴秋實,裴秋實大棍一橫,道:“鳳吟你閃開。”

鳳吟也不管他這些,上去胳膊一橫,裴秋實沒有跟鳳吟教過手,他也不知道底細,將棍用力一架,沒想到跟推在山牆上一般,自己倒退兩步。

鳳吟也沒什麼架子,就是轉著身一邊朝青麵比劃著示意下卻,這邊就用身子往裴秋實身上偎。裴秋實也是整日的馬步小架,但在鳳吟麵前感覺毫無作用,似乎這十年都是白練了。開始他是感覺自己還沒準備好,被鳳吟輕鬆一碰卻一個趔趄,正好借這距離定步站穩。鳳吟沒事一般還是把他往外推,說是推,實際並沒動手,就是胳膊肘蹭蹭,但不經意的三蹭兩蹭裴秋實就從場中退到邊上了。

裴秋實感覺有一種無奈與傷悲,想翻臉都無力,就感覺自己是站在水中,一股力量將自己自下而上的浮起,包圍,一動就要倒。這才知道了所謂的“拔根”二字。

裴秋實還是不想相信,他胳膊走纏抱,以棍子滾裹著化鳳吟的來力,但鳳吟那來力似乎跟胳膊都沒關係,他步子都沒過身,離開自己還有距離,並不存在捆腿鎖腿或者腳踏中門,而就是隨便的蹭,步子都是散亂了。

裴秋實真鬱悶了,眼見被推出了場子無能為力,他想過出手打鳳吟,但每出手都感覺被阻擋回來了,而且腳下不穩,發力也無力,硬抗了幾下要不是鳳吟暗暗拉著自己,早不知道摔到哪裏去了,感覺腳都軟了,或者大地在動。糊裏糊塗就被請出來了。

鳳吟一抱拳:“多謝裴兄弟成全。”

裴秋實心裏暗暗罵了鳳吟句好聽的,但是非常驚奇,沒有脾氣。不服中又含著無限的懷疑與慚愧。天下之大,山外有山,感覺到差距了。

不過在外人看來,不過是大事化小“哥倆好”,攜手並進說個話兒而已,乃是一團和氣。

其實迎門解帶這類屬於小技,主要是得功夫深,而這個功夫深跟出手如鋼銼這類功力厚又大不同。那個再下功夫,終究是在快準之上耗費精力,終有破綻。若鳳吟這般陰柔出手就讓人拔根裹了,什麼都出不來了。若動起快來自然也是顧打一步到位,這就是硬打硬進無遮攔。硬打應盡無遮攔,也就是硬打硬進難遮攔。

兵器也一樣,袁鳳吟不玩大槍,就是花槍,與拳一路,封閉四槍。一個人若真能以拳入道,看得更開,看得更透,那必然是更加關心蒼生,而不是避身世外,許多事情也是明知不能為而為之。所以心意門尊嶽武穆王為始祖,除了勇猛與悟性之外,更多是“精忠報國”的大義。

舉大義更當知進退,當出手時就出手,當收場時則收場。這也是後來鳳吟越來越喜歡形意風格,進退連環直來直往,正大光明地打,正大光明地解決問題,不玩雕蟲小技的陷害打法。

而如此,無愧天地,拳師也方能真正自強。

鳳吟掃視四下,也差不多了,大事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