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束展二字一命亡(1 / 2)

第四章束展二字一命亡

漢子耍的是一路少林拳,應當是羅漢捶,三魁不是很在行,他也不在意對方是什麼拳。

但公裏公道說,不錯。

這一路拳,絕對可以用剛猛幹脆來形容,他不似一些運化蓄發的拳法,揉來轉去的,而是崩叭亂脆,落地生根又騰空而起。拳腳迅速,架子一紮就定在那裏,紋絲不動,一動又剛猛迅捷,那腳擦地而起,平地飛沙,將那硬實的地皮踢起一道道塵土,地麵也被劃得一道一道的。

這功夫就不一般了,這可是糧店門前,每天那打車拉了千百的糧食進進出出,地麵那是相當堅實,能把這地麵給刮起一層皮來,這腳下就有功夫。

再見這套拳,身架中正,弓馬步變化,拳也是直來直往,攻防分明,破衝點閃,勾壓抄拋,又含著縮身後踹腿,騰空二起腳,騰滾掃彈,遠看著就像一隻鴿子在門前撲棱。

細一看,在轉換動作的銜接處,確也是滾裹兜撐,走得是片身一字馬,就是始終走坐馬變化,側身相對,藏住要害,拳腳連環,又帶著摔拿跌打,算是比較全麵紮實的拳路,正是少林特色。

撲撲楞楞撲撲楞楞,突然就停住了,一震腳取個馬步打虎式,一手下按,一手上舉,兩肘外撐,金剛怒目,勢如泰山。

周圍就一片叫好,這漢子還習慣性的雙手合十行禮。

後一位兄弟看著過癮,也上前一步,似要接著也來一趟,頭前那年馮振山單手一攔,“輪不到你”。

輪不到他就輪到袁三魁了,眾人目光刷就看過來,特別一些小家的女子,也趁著機會翹首觀瞧,看一看這個風liu教師有什麼不一樣。

總跟著三魁混,總有有眼視的,後邊就上來一位,比三魁小那麼一圈,也穿著三魁那樣式的一套衣服,隻是這做工與料子差了太多,雖然也是一身青白,但暗淡無光。

這小夥,高眉弓,大步子,尖巴臉兒,一張嘴還齜著牙,搶一步就過來了:“這點小事用得著袁教師親自動手嗎!袁老師,我跟他來來,您指點指點。”

小夥一竄就上來了,就在這一竄的當空,三魁一閃身左臂一橫,這小子那剛起來的身子,風箏一般就飄回去了,緊倒騰一陣踉蹌,差點就是一個屁股蹲兒。

起來後臉色都變了,這臉色不是怪袁三魁出手阻攔,而是那一阻攔太嚇人了,多虧隻是橫梁一架,沒用什麼勁。

小夥還沒反應過來,三魁已經開口了:“你玩兒得什麼玩意兒,跟鬥雞似的撲撲楞楞?”

馮振山一聽還笑了:“嗬嗬,不瞞袁教師,這趟拳,還真含著鬥雞的技法,如果你是我朋友,我還真可以給你講明,但此情此請,還請袁教師指教。”

本來袁三魁想照樣走一趟,但剛一邁步,就試著這兩腿被輕輕一攔,這想到了,小腿上牽著那道牛皮帶。

按說這小小皮帶,一頓遍開,但這不能頓,這不光是一條皮帶,這兩頭牽著是孝信兩道。

實際三魁練得拳,還是心意六合為主,這心意六合最特別的就是雞腿龍腰,龍腰先不說,這雞腿就跟雞的兩條腿似的,是前後開,但比那還難,是兩腳踩一線,前腿後腿彎套彎,兩個腿一擠一蹬的,很難形容,反正就跟那雞走路似的,那渾身的力落在腳底,頓地有聲。

再往門內講,他與其他拳無趾抓地不同,他是五趾鋪張,這一動作跟正常走路類似,舍棄了馬步,其中道理就是求靈便求自然,這是大概,再細講,那身子得調成一側,就是這肩膀是拉開的一前一後,將身子擠成一個片,這是龍腰。就這動作,別說走兩步,就站都很難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