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探春自從記事以來,便常聽身邊的人提起大姑娘和進宮這樣的詞句。聽嫡母跟心腹下人說,進宮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將來前程就有了。而自已姨娘也說,進宮是一步登天,將來還能成為皇帝的女人。

因為邢氏的不重視,探春自小到大,經常與自己的親娘接觸,對於妻妾之間的概念也與原著有著天差地別的改變。她姨娘雖然是妾,可也是半個主子。受寵的時候,便是嫡母也要禮讓三分。再一個,除了皇後,那深宮裏的皇妃貴人不也是妾?

邢氏因著元春的事情,被史氏和家中女眷不容,所以經常對著王善寶家的說一些挽回麵子的話。比如她建議自家老爺送元春進宮,也是為了元春好。隻要姑娘用了心,既盡了忠,也能有個好前程。

說這話時,邢氏也不過是讓麵子好看罷了。可當時年幼的探春卻是當了真。等到回到趙姨娘那裏時,趙姨娘自認長的不差,於是又會說什麼,若是她的命跟大姑娘一樣好,也能進宮拚前程去了。

一來二去,這些話就被探春當了真,然後一點一點聽到了心裏去。也因著長期受到這種是是而非的觀念影響,探春整個人都‘升華了’。

不過她也聽說了,老太太因著大姐姐進宮的事情,氣的狠了。並說出除非她死了或是宮裏下了旨,她是絕不允許自已的孫女進宮的。

宮裏鉤心鬥角,一個不好就要賠上闔家的性命前程。現在孫子們都爭氣,犯不上去搏那個富貴,冒那份危險。若是家中沒有成才的子孫,為了給家庭爭一些立足的根本,送女兒進宮,也是無奈之舉,但現在的賈家卻是完全沒有必要。

被堵了青雲路的探春,那是更加的想要進宮去了。從傳出薛家來拜訪的時候,薛寶釵可能要進宮待選的事情,便也傳到了探春的耳中。今天這一問,卻是探春早就想好的問題。可惜薛寶釵並沒有想要回答的意願。

“聽母親說是這樣呢。具體的事情,我也不太清楚。”寶釵對於探春直白的問題,有些不感冒。七歲的探春因著教養等等方麵的原因,一言一行,其實更讓人容易看清楚她的想法。敏慧如薛寶釵又如何看不出來呢。所以簡單地敷衍了一句,便又將話題轉了出去,“姐妹們平時都做些什麼?往常家裏便隻有我一人,怪無趣的。”

迎春笑了笑,“不過是跟著先生認上幾個字罷了。姐姐呢?”迎春是二月份的生日,相對來說已經不算小了,但是寶釵卻是正月裏的。所以二人雖然同歲,但迎春卻是小了寶釵一旬,叫一聲姐姐也使得。

“平日裏不過是陪陪母親,做點子針線罷了。”寶釵聽到迎春如此說,也不好顯罷她那一肚子的才學典故。隻好挑撿著說了。

“噢,我們姐妹平日裏也學些針線。姐姐喝茶。”將桌上的小茶點往寶釵那裏推了推,迎春客氣地說道。

迎春今年也是十來歲的年紀,經常跟著張氏等人出府坐客去,對於怎麼招待小客人還是有些心得的。不過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總覺得和寶釵之間哪裏有些氣場不合。

迎春哪裏知道,這薛家的寶姑娘走的也是知心大姐姐的套路。正好跟她現在的情況有些相仿。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除非是一公一母。便是這個理。何況是同性本就相斥的兩隻隱性母老虎呢。

迎春是張氏精心教養著長大的。做為大房唯一的女兒,張氏經常會帶著迎春去賈赦和賈瑚三兄弟麵前刷好感。

這一點,倒不是為了迎春。而是為了賈赦和賈家。讓姑娘在家裏受寵一些,讓姑娘與家人更親近一些。將來在婆家也會對娘家更加的貼近。

好處是父女兄妹的感情好了,壞處卻是——將門出虎女。不著調的賈赦竟然狠狠地坑了一把張氏。為啥呢,因為賈赦竟然將教養兒孫的方式用在了迎春上。

賈赦雖然非常嫌棄迎春的習武資質,但迎春還是有著很大的進步的。她在有現的條件下,充分的證實了她將門虎女的身份。

射箭的時候,雖然十箭裏有九箭射在箭靶外麵,落在了地上。但至少還會有一箭會射在旁邊的下人身上。在經曆了鮮血和混亂後,於是一直被賈芝等人鄙視,可迎春的膽子卻越發的大了,心氣也越發的高了。當然無論她怎麼說,張氏也沒有讓她踏出二門半步。

想要趁著混亂跟著賈琮一起出去打獵的事情,那純粹就成為了幼年一個無法完成的願望。

之後為了不再弄出更大的流血事件,張氏隻能勒令迎春不許再射箭。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至少在賈赦的縱容下,迎春使了一手好燒火棍。

輪起來,虎虎生風,殺氣逼人。實際上,動不動就會將棍子輪出去,那是不傷已便傷人的神奇功夫。所到之處,寸草不生,人畜皆避。不過幸好張氏早早放棄了迎春與賈赦父子的親情計劃。不然,後果是真真不堪設想。

可計劃終止了,但是骨子裏的野性卻是被徹底的釋放了。雖然被張氏強壓著,繼續做著她合格的大家閨秀,候門千金。

一隻母老虎就這麼在暗地裏暗搓搓地茁壯成長著。而另一隻母老虎薛寶釵呢,那可是真真正正響當當的人物。

在金陵時,德,容,才,藝,就壓得金陵眾千金抬不起頭來。在家時,讓父母將七分的疼愛都放在了自己的身上。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待遇。這一點,比猶如放養的兄長更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