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一戰風波第四四七章變化的阿拉伯(2)
一九一七年五月十一日,利雅得小城外地綠洲裏,一場關係到阿拉伯民族走向和未來的會議正在召開。參加會議的人正是曆史上對阿拉伯民族有重大影響的三個阿拉伯大家族:拉希德家族、哈希姆家族和沙特家族,而他們這一代的族長或者是酋長就是最有權的話事人,分別是拉希德家族暨巴士拉科威特王國國王薩利姆·穆巴拉克·薩巴赫、沙特家族酋長阿卜杜拉·阿齊茲·伊本·沙特和哈希姆現任酋長麥加大謝裏夫侯賽因·伊本·阿裏。
這是一次秘密的會議,隻有目前阿拉伯世界最強大的三股勢力參與,英國人、法國人在他們軍隊中的聯絡官也被蒙在鼓裏,毫不知情。這是沙特和阿裏方麵的認知,至於薩巴赫這一邊是如何安排的,他們就不清楚了。當科威特王國空軍飛過當時的戰場,雙方的士兵基本上都停了下來;等到火炮和裝甲車出現在他們的側麵之後,就連那些還想繼續的各層軍官們,也都自覺的閉上了口。接下來就出現了上麵的一幕。
這次三方的秘密會議上,三方勢力沙特家族成立漢誌國、哈希姆家族的內誌國以及拉希德家族的科威特國,並確定了三個大家族在阿拉伯半島上的利益劃分。沙特家族未來將控製阿拉伯半島西部和南部的廣大地區(未來的也門和阿曼),北麵隻能到達塔布克和朱夫地區。另外,利雅得這個小小的村鎮(當時的利雅得也不過一平方公裏的樣子,確實是小鎮)被作為沙特家族的傳承地,仍然由沙特家族控製。
哈希望家族則將擁有半島北部地區,包括敘利亞的大片領土,以及約旦酋長部落和巴勒斯坦地區;另外安巴爾地區(現今伊拉克西部的最大省份)也將成為哈希姆內誌國的領土。科威特王國的拉希德家族則控製阿拉伯半島的東部,從波斯灣西岸向內陸延伸三百公裏,中部到達了利雅得東麵的魯馬赫、胡賴斯,南部從薩那姆、蘇曼交界地區切斷,北麵則到了賴格沃、舒阿拜地區(這裏後世屬於沙特王國所有),並延伸至伊拉克西南的塞勒曼、塞馬沃、古爾納地區。由此再向東,過底格裏斯河,並越過了傳統上的伊朗邊界進入伊朗境內越五公裏,將阿巴丹納入其中,再擇向南到達波斯灣海域。
新的巴士拉科威特王國國土麵積約三十六萬平方公裏,是後世科威特國的近二十二倍。她不但將後世伊拉克南部的穆薩納省、濟加省、邁桑省、巴士拉省納入了自己的版圖(約占後世伊拉克五分之一的國土),還將巴林島和卡塔爾半島收歸自己所有。更重要的是,經過這麼一個圈地過程,後世世界第一的加瓦爾油田被圈在了自己國土上,後世沙特由南向北幾個產油要地哈德拉、哈維亞、烏德曼尼亞、舍德古姆、艾因達爾和法桑全部被一個距海岸線三百公裏的狹長圈子劃進去了。
如此一來,後世世界上幾個大油田就掌握在了這個國家手裏,也就變相的掌握在了中國,掌握在了趙一天手裏。有哪些排名靠前的呢?世界第一(加瓦爾油田)、第二(大布爾幹油田,位於科威特東南部)、第四(西古爾納油田,巴士拉北部)、第六(魯邁拉油田,巴士拉以西五十公裏)等;擁有如此數量的大油田,最開心的還要數我們的趙同誌。科威特王國國王薩利姆·穆巴拉克·薩巴赫,從被要求去談判的那一天開始,到談判結束,他也沒有弄明白為什麼中國人會去要求他索取那些沙漠不『毛』之地,而不是爭取將聖地麥加城弄到手裏。
截止一九一七年,巴士拉科威特王國人口一百三十六萬,其中阿拉伯人五十三萬、波斯人約七萬、庫爾德人約五萬、土耳其人約四萬,華人約四十九萬;剩下十餘萬人則是大雜燴,包括了朝鮮人、蒙古人、京族人、老撾人、印尼人等等從東亞南亞來的,而且以女『性』為主。換句話說,華族已經成為這個國家第二大種族,而且正在超五十萬突破,有望成為該國第一大民族。根據該國華人內部新的規定,華人男子允許娶兩個老婆;那些從朝鮮半島、南亞半島,乃至南洋過來的年輕單身女子,九成九都成為華人的媳『婦』老婆。畢竟和一身怪味的本地人相比,相貌外表和自己差不多的中國人,才是最好的歸宿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