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肯把離情(2 / 2)

眾人目瞪口呆,半晌才轟然一聲喝采如雷。

納蘭亦脫口叫了聲好,正巧皇帝的目光掃過來,隻覺如冰雪寒徹,心下頓時一激靈。抬頭再瞧時,幾疑適才隻是自己眼花,皇帝神色如常,道:“這幾日沒動過弓箭,倒還沒撂下。”緩緩說道:“咱們大清乃是馬背上打下的江山萬裏,素重騎射。”淡然望了他一眼,道:“容若,你去替朕掌管上駟院。”納蘭一怔,隻得磕頭應了一聲“是”。以侍衛司上駟院之職,名義雖是升遷,但自此卻要往郊外牧馬,遠離禁中禦前。皇帝待他素來親厚,納蘭此時亦未作他想。

便在此時,忽遠遠見著一騎,自側門直入,遙遙望見禦駕的九曲黃柄大傘,馬上的人連忙勒馬滾下鞍韉,一口氣奔過來,數丈開外方跪下行見駕的大禮,氣籲籲的道:“奴才給萬歲爺請安。”皇帝方認出是太皇太後跟前的總管太監崔邦吉,時值正月,天氣寒冷,竟然是滿頭大汗,想是從京城一騎狂奔至此,皇帝心下不由一沉,問:“太皇太後萬福金安?”崔邦吉答:“太皇太後聖躬安。”皇帝這才不覺鬆了口氣,卻聽那崔邦吉道:“太皇太後打發奴才來稟報萬歲爺,衛主子出事了。”

皇帝不由微微一怔,這才反應過來是琳琅。口氣不由淡淡的:“她能出什麼事?小小一個答應,竟驚動了太皇太後打發你趕來。”

崔邦吉重重磕了個頭,道:“回萬歲爺的話,衛主子小產了。”言猶未落,隻聽“啪”的一聲,卻是皇帝手中的禦弓落在了地上,猶若未聞,隻問:“你說什麼?”崔邦吉隻得又說了一遍,見皇帝臉上的神色漸漸變了,蒼白的沒一絲血色,驀得回過頭去:“朕的馬呢?”李德全見他連眼裏都透出血絲來,心下也亂了方寸,忙著人去牽出馬來,待見皇帝認蹬上馬,方嚇得抱住皇帝的腿:“萬歲爺,萬萬使不得,總得知會了扈駕的大營沿途關防,方才好起駕。”皇帝隻淡然低喝一聲:“滾開。”見他死命的不肯鬆手,回手就是重重一鞭抽在他手上,他手上巨痛難當,本能的一鬆手,皇帝已經縱馬馳出。

李德全又驚又怕,大聲呼喝命人去稟報扈駕的領侍衛內大臣,禦前侍衛總管聞得有變,正巧趕到,忙領著人快馬加鞭,先自追上去,諫阻不了皇帝,數十騎人馬隻得緊緊相隨,一路向京中狂奔而去。

至京城城外九門已閉,禦前侍衛總管出示關防,命啟匙開了城門,扈駕的驍騎營、前鋒營大隊人馬此時方才趕到,簇擁了禦駕快馬馳入九城,隻聞蹄聲隆隆,響動雷動,皇帝心下卻是一片空白,眼際萬家燈火如直天上群星,撲麵而至,街市間正在匆忙的關防宵禁,隻聞沿街商肆皆是“撲撲”關門上鋪板的聲音,那馬馳騁甚疾,一晃而過,遠遠望見禁城的紅牆高聳,已經可以見著神武門城樓上明亮的燈火。

大駕由神武門返回禁中,雖不合規矩,領侍衛內大臣亦隻得從權。待禦駕進了內城,懸著的一顆心方才放下。外臣不能入內宮,在順貞門外便跪安辭出,皇帝隻帶了近侍返回內宮,換乘輿轎,前往慈寧宮去。

太皇太後聽到皇帝回宮,略略一愕,隻怔仲了半晌,方才長長歎了口氣,對身側的人道:“蘇茉爾,沒想到太平無事了這麼些年,咱們擔心的事終究還是來了。”

蘇茉爾默然無語,太皇太後聲音裏卻不由透出幾分微涼之意:“順治十四年,董鄂氏所出皇四子,世祖竟稱‘朕之第一子也’,未己夭折,竟追封和碩榮親王。”

蘇茉爾道:“太皇太後望安,皇上英明果毅,必不至如斯。”

太皇太後沉默半晌,嘿了一聲,道:“但願如此罷。”隻聽門外輕輕的擊掌聲,太監進來回話:“啟稟太皇太後,萬歲爺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