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一流進到書房裏,麵對著琳琅滿目的現代印刷術下的精裝書,卻沒有心思沉下心靜讀。
他對在書店見到那個女孩子念念不忘。
從來沒有想到,楊嫣知還有這樣的裝扮,她是那樣的清新脫俗,叫人驚鴻一瞥,便永世難忘。
他打開微信,心翼翼、專心致誌、興致勃勃地發出一條語音。
在點了“發送”之後,費一流的呼吸立刻急促了起來。
他的腦子裏很亂:這樣是不是顯得太過於直接,這樣是不是太過於唐突,這樣是不是不夠得體,這樣會不會嚇到對麵滴那個姑娘……
他自認為不是一個隨便同剛剛認識的姑娘勾三搭四的人,但是楊嫣知可是和他已經是定了婚的啊。
雖然她現在的模樣比以前還要年輕,裝扮也與之前大不相同,然而畢竟記憶抹不去,愛與恨還在心裏,怎麼可能真的斷了過去,讓明好好繼續,真的是按耐不住,想要苦苦追問她的消息。
正在這時,手機突然響了。
呼吸燈不停地閃爍,將氛圍營造得更加緊張。
他連忙拿起手機,上麵顯示著一條消息,是楊嫣知的那個微信號發來的。
他的欣喜溢於言表,透過這麼的東西就能實現兩個人之間的信息傳達。
感謝輸入法上多了手寫,又有著語音輸入這一工具,再加上手機上可以實現繁體字的識別,這樣才使得他能夠暢通無阻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不過,那孩教給他的,是更為真實可涪方便快捷的語音聊。
幾秒鍾的漫長等待之後,手機那邊傳來一個極為輕柔的聲音:“喂。”
這個他朝思暮想的聲音,就從這個的手機裏發出來,費一流張大了瞳孔,呼吸也越發的緊促。
“喂,能聽到嗎?”
他趕忙回應道:“能,能。”
“有什麼事嗎?”
“沒事,哦,有事,有事,對了,我有個問題想要請教你。”
“嗯,你。”
費一流迅速地去翻書:“啊,這個,對了!你知道不知道什麼叫做……”
他一字一頓地著:“山藥蛋派?”
完這個時候他隻覺得哪裏不對勁,怎麼感覺這個詞似乎在哪裏聽過。
雖然土豆現在作為世界上的四大主糧之一,到了如今成為餐桌上極為尋常的,但土豆傳入中國的時間卻比較晚。
中國引進馬鈴薯的確切時間已無從考證,在明朝末年的《工開物》中,已經出現了有關馬鈴薯的記載。但那個時候,這一來自美洲的蔬菜尚且隻能進入到達官顯貴的舌尖。費一流倒是舊時,也嚐見海外人士將此物獻於皇上,但是見便曾不少見,卻未曾吃過幾次。
山藥這個稱呼來得更晚一些。到了清朝道光年間,馬鈴薯才傳入到霖處中國內陸山西。
馬鈴薯在這個多山的地方展現出了極強的生命力,這物種雖然其貌不揚,長的土裏土氣、黃不拉嘰,但是卻比已經在當地生根發芽了幾千年的米,更為高產,更為適合山地。
山西人民用最為熱情的方式歡迎馬鈴薯蒞臨指導,滿山遍野種滿了這種花白莖大的馬鈴薯,當地人俗稱為“山藥蛋”。
手機那頭的楊嫣知聽到他突然這麼問,覺得很是驚奇,如實回答道:“知道呀,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