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傑這一腳踢得即突然又巧妙,將王至道從身後攻擊的路線給擋住了,王至道不得不放棄攻擊,避開這一腳。
本來打算趁張士傑這一腳收回後再趁虛而入,豈料,張士傑這一腳踢的卻不是真正的後踢腿,而是虛的,他為了嚇退王至道從後麵而來的襲擊,居然冒險用了一招虛踢,而且成功的將王至道逼退。
虛踢了一下後踢腿,成功令身後的王至道後退了後,張士傑即借勢突然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身彈跳,另一腳如利斧一般向王至道掃了過去,再一次的逼得王至道放棄攻擊,改為後退防守。這麼小小的一退,即令張士傑奪得了先機,於是趁火打劫,一鼓作氣對王至道發動了狂風暴雨般的猛攻。
拳打,腳踢,肘攻,膝撞,招招不留餘地,直攻王至道的要害,節奏緊密,力道猛烈,勢若瘋虎,打得王至道節節後退,完全的落入了下風,僅能防守,無法反擊。
擂台下的鄔心蘭與周蝶等女自然看得花容失色,而朱國富,劉振東等大男人也駭然色變,唯有陳真冷靜如常,對緊張得臉色蒼白的鄔心蘭等人道:“不用擔心,王師弟看似不妙,但是他防守得滴水不漏,張士傑的猛攻並沒有半點傷害到他。相信我,等到張士傑的攻勢一停下來,王師弟即會反攻的,到時候倒黴的就是張士傑了!”
鄔心蘭等人聞言,靜下心來仔細的觀看擂台上兩人的激鬥,發現情況果然如陳真所言,緊張的心情即平息了下來。
王至道此時心中正在讚歎張士傑,要知道張士傑這種打法很有名堂,在後世的擂台賽中,這種高節奏的強攻打法是很多拳快力沉的拳手慣用打法,同時也是前世的王至道在擂台上最愛用的打法。這種打法對付防守能力薄弱的拳手往往能一口氣將他打得落花流水,慘敗倒地。王至道前世在擂台上就曾經用這種高節奏強攻法在半個回合就終結了無數個對手。在傳統的武術實戰中,這種打法卻不多見,傳統的武術家們對這種隻攻不守,一鼓作氣的高節奏強攻打法很不以為然,認為缺點多多,純屬不懂武術的蠻漢打法,難登武術的大雅之堂。但是王至道卻知道這種打法在一對一的擂台格鬥中,是非常實用的打法,它能輕易的撕破對方的防守線,一口氣將對方打倒。實際上,就算是出名的武術家,遇到普通人使出這種勢若瘋虎,如拚命三郎般的不間斷的高節奏強攻,也會手足無措,無法反擊,甚至有可能會被一擊而倒,出現亂拳打死老師傅的笑話。
普通人使用這種打法尚能打倒老拳師,那麼像張士傑這樣訓練有素的地下拳手用起來自然更具威力了,隻是可惜他的對手是王至道。王至道本身就擅長這種打法不說,他在前世的擂台對手倒是有一半都擅打這種打法出名的,故王至道早已經積累了應付這種打法的經驗,此時應付張士傑,自然是輕鬆自如。
表麵上看來王至道似乎被張士傑狂風驟雨般的攻擊逼得隻能防守,不能反擊,但是卻如陳真所說,他防守得滴水不漏,張士傑的拳腳根本就沒有一處落在王至道的要害上。王至道正在等待,他很清楚,這種高節奏強攻打法的缺點是不能持久,就算體力再強的拳手,使用這種高節奏打法也最多隻能強攻半分鍾左右,超過半分鍾之後體力即會下降,節奏就會亂起來,這個時候拳手得緩下來回氣,而這個回氣時間則是反攻的最佳良機,王至道就要等待這個良機來反守為攻。
張士傑的體力很強,不間斷的狂攻了近一分鍾,體力比王至道在前世所遇到的大多數擂台對手們都強,可惜就算再強也要累。強攻了一分鍾之後,張士傑體力開始跟不上去,氣喘起來,節奏也不由自主的放慢了,尤其是當他發現自已這一分鍾的強攻並沒有真正的傷害到王至道,全做了無用之功後,張士傑即開始心亂了起來。心一亂,節奏即更亂,攻勢即滯了下來。全神貫注盯著張士傑的王至道自然很好的把握住了這個機會,一膝撞開了張士傑踢來的一腳之後,拳頭即如流星般的向張士傑的臉上飛了過去。
“嘣”的一聲,打了個結結實實。張士傑被這一拳打蒙了,王至道立即反守為攻,用高節奏強攻法以彼之道還彼之身,拳腳連環不斷的向張士傑的身上落下。
如果說張士傑剛才的攻擊如狂風驟雨,那王至道的攻擊就如水銀般無孔不入。張士傑的狂風驟雨的攻擊攻不破王至道的防守,王至道水銀般無孔不入的進攻張士傑卻無法防守,幾乎每一拳、每一腳都讓王至道打在實處,拳拳到肉,招招穿心。
不到半分鍾,張士傑的肋腹即被踢了二十多腳,臉上更是被打中了三十來拳,不但腫如麵團,七孔都滲出了血,淒慘無比。等到王至道第三十三拳落到張士傑的臉上時,張士傑就算再沒有疼痛感,也終於挨不住,直挺挺的倒地昏死了過去。
觀戰的張嘯林轟然的站了起來,麵如死灰。看到張士傑倒下,他即知道自己輸了,這輩子休想再找王至道的麻煩了,否則不但在上海混不下去,大哥與二哥也不會再認他這個兄弟,特別是重信諾的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