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是大雍星恒三十年,六月十三日,一美婦由午朝門信步出宮,轉由城北武定門往真源山山上去。
她著一套百花群星宮衣,戴五鳳掛珠頭麵,不上的貴氣逼人。麵容看來莫約五旬年歲,身條卻尚還出眾,目角、前額雖已生了細紋,卻猶可看出少時妍麗。
這婦人姓林,閨名喚作飲月,她父親昔年綽號喚作“孟嚐”,謀今聖上親封的一字並肩王,受命統轄武林諸派,大大的有名。
真源山距帝都不過二十餘裏,林飲月緣山徑三千九百九十九階一路向上,不多時便見一座三丈山門。
山門左柱刻“蹬階訪真源”,右柱刻“步梯樂無憂”五字,正當職興國無憂正宗”六個大字銀鉤鐵劃,極具金戈鐵馬之氣——原是當今聖上禦筆親書。
緣徑上行十七裏,三岔路口東折便見一處雄偉大院,院門東西各有一隻石獅鎮門。入內青石鋪地掃得潔淨,西首置著樁陣,動手擺起劍架,正對門首的大屋門上黑漆,二寸銅釘布得齊整,門楣高旋“正氣堂”三字。
林飲月信步入堂,已有個素衣客坐在堂內,她上前道:“爹爹。”原這素衣客便是下人盡皆知的並肩王爺——林鋒。
“卓娘娘可向你起了曦若的病情?”
飲月聞得爹爹發問,忙稟道:“據卓娘娘,曦若這二三年來身子愈發的弱,孩兒調看了太醫院的脈案、方子,多是補氣養血的中平之藥,如照醫理而言,現下貿施虎狼藥物,反是催曦若速死。不過……”
林鋒聞得女兒言語內生出躊躇之意,自道:“不妨事,你隻管。”
“六部官員、各地封疆大吏齊聚鬆鶴軒,皇子們日夜不離光明居,據女兒看來,曦若歸的時辰,怕就在今、明兩日之內了。”
林鋒默然一陣,自道:“為父知道了。今日還不曾去見你娘親,稍待喚了你哥哥,隨爹爹上淩雲峰去走走。”
飲月得了吩咐,自行個禮去尋飲霜不提。
當夜亥牌二刻,真源山徑上忽來一隊內廷太監,手中提得俱是東來園的紗燈。自夜曦若染恙住進東來園光明居,至今已有四年,今日突有內監上山,斷是皇上難過今夜。
林鋒忙率門徒、子女夤夜相迎,見為首的乃孟薇門生李修遠,此人亦在聽雪八駿之列,昔時常以“盜驪”相稱,現任右相之職。
李修遠懷中抱定金令箭:“有旨意。著並肩王林鋒,速往東來園光明居,親宣大行皇帝傳位遺詔。請王爺速速領旨施校”林鋒驗過金令箭真偽,自上臥麟峰祖師祠堂內去取遺詔。
待趕至光明居,隻聽內中皇子吵嚷,這個道:“父皇遺詔內,要傳位三哥!”那個:“九弟耳朵不靈光,父皇分明是要傳位給十三弟!”
林鋒也不言語,隻管大步入居,一眾皇子鬧得不可開交,幾乎要將房頂掀起。隻聽他略一清嗓,眾皇子轉目正待喝罵,見識林鋒,齊又跪倒叩首:“見過王爺。”
他目中寒光在眾皇子麵上一掃,口中冷冷道:“你們這起子畜生,大行皇帝乘龍未遠,便就敢如此胡來,可還知道‘規矩’二字是如何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