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身隻想給女兒換身衣裳,哪想換衣服之時,竟然發現她胸口背上都有一道口子,被人貼了東西在上麵。到底是什麼人作孽,殺了我兒,竟然還如此作踐她的屍首!”
“陳夫人節哀,在下必會查出真凶。”趙捕頭見過太多命案,覺得今天這樣實在算不上多稀奇,他也不太會安慰人,幹巴巴的說了句就問其他人,“平時是誰服侍王妃?”
“奴婢是王妃的貼身丫鬟。”秋月小心翼翼站出來,從將軍府出來前,老夫人就說過,今天一定會大鬧,要為王妃報仇,要她把知道的都告訴捕頭。
“你是景王妃的貼身丫鬟?那你最後一次見到王妃,是什麼時候?當時可有異常?”
秋月小心翼翼的把想了無數遍的話慢慢道出:“大前日晚上,就是三天前。那日小公子病逝,王妃痛失愛子,想為小公子尋個去處,讓奴婢去請王爺相商。奴婢進不了王爺的院子,便請侍衛代為轉告,自己回來伺候王妃。後來王爺過來,把奴婢趕出了房間,和王妃相商。但是沒一會,他們就吵了起來,王爺命侍衛搶走小公子的屍首,奴婢想幫王妃,被侍衛擊倒。王妃心疼小公子,和侍衛相爭,侍衛不敢對王妃動手,但王爺打了王妃,搶走小公子丟給侍衛。”
“那後來呢?”趙捕頭怎麼都沒想到,景王報的官,卻有可能是真凶。
“王爺搶走了小公子就帶著護衛走了,臨走還吩咐總管帶人來把奴婢關進柴房。當時王妃雖然傷心,但身體也應當無礙。奴婢第二天被放出來才得知王妃病逝,自己卻被王爺發賣送人。當時奴婢隻覺得蹊蹺,今日看到王妃這傷口,奴婢才知道王妃真是屈死,還求大人一定要查出害死王妃的真凶,把他繩之以法!”
秋月也是聰明的,她隻說她看到的,也從話裏表現她懷疑的對象,卻不直白說懷疑王爺害死王妃。否則王爺狗急跳牆,或者官府給她扣個栽贓的罪名,她一個連自由都沒的丫鬟,還不知道能不能見到明日太陽。
當時景王想要把秋月弄死,就是怕節外生枝。隻是當天陳夫人被他忽悠過去,他就放鬆了警惕,在那道士跟他要丫鬟的時候,幹脆就送了,哪想今天會被反咬一口。
“本王自然給孩子找了個好去處,隻是王妃不明白本王苦心,和本王相爭。本王當時也在氣頭上,沒想著哄她,就是想讓她自己想明白。第二日,本王還特意等她一起用善,卻等來丫鬟們報喪。此事府中人都可作證,最先發現王妃病逝的,也是府中丫鬟。”
“那幾個丫鬟可在?”趙捕頭環視周圍一群丫鬟。
景王暗自慶幸把那幾個丫鬟都送了出去,秋月能跟著陳夫人來,那是因為陳夫人認識秋月,以為秋月沒照顧好陳素,害陳素早逝,今日特意帶過來給陳素磕頭。另外幾個丫鬟陳夫人可不認識,又是兩位道長的丫鬟,總不可能也被帶過來。隻要給他時間,他一定能想出辦法遮掩過去。
就在他自鳴得意之時,卻聽到幾個丫鬟出聲:“奴婢三人最早發現王妃去世。”
趙捕頭也沒想到會這麼順利,把三人招上前一一詢問,得知三人隻知道王妃死了,卻不知道王妃當時身上有傷,就被景王關入了地牢。倒是陳夫人補充,她見到陳素屍首時,景王親口說,他親自為王妃換的壽服。
疑點處處指向景王,但景王為何要殺害王妃。而後問到景王的侍衛,幾人都說一直跟著景王,後來並未見過王妃。
景王則推說不知道王妃怎麼遇害,說可能王府進過刺客。他還把他前些時候,被王崔兩家人刺殺的事搬出來,又說王妃幾個月前也才被人下毒害過,才會早產傷了身體。
這些事,趙捕頭也聽說過,對景王的話將信將疑。但景王是何許人,即使有所懷疑,沒有切實的證據,趙捕頭連請王爺去衙門問話的資格都沒有。
案情變得撲朔迷離,一時也破解不開,隻能暫時告一段落。
今日是景王妃的安葬之日,案子要查,人也還是要下葬,再說那麼多達官貴人等著,捕快也不敢耽擱大家時間,便當了隱形人,讓葬禮繼續。
但是這會氣氛可不融洽,陳夫人對景王非常不滿:“人人都道你寵愛我兒,待她一心一意,為何你會讓侍衛搶我小外孫,傷我女兒!你敢發誓你跟我兒之死無關?”
“嶽母誤會,當日幼子剛去,本王心頭苦悶,脾氣大了些,第二日就想給素兒賠罪,哪想已經生死兩隔。本王敢對天發誓,對王妃一心一意,從未想過害她。”景王不怕天不怕地,以前他都不知道說了多少謊言,用來哄騙陳素,如今多說幾句不痛不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