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理論的層次和規律(1 / 2)

心理學在20世紀的發展過程中,大多數研究者的工作長期集中於第二級水平,即簡單信息加工過程的研究。實驗心理學對這個領域作出了貢獻。最近幾十年來,在第一級複雜水平和第三級生理水平上的研究沒有多大進展。如果考查一下這三級水平之間的關係,即複雜行為和簡單信息加工的關係、簡單信息加工過程和生理過程的關係,就會發現,它們都是以較低級的水平為基礎的。最近我們已經能夠初步說明複雜行為是怎樣通過簡單信息加工進行的,但對簡單信息加工過程與生理過程的關係還說不清楚。盡管簡單信息加工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成績,但對簡單信息加工過程的生理機製卻了解得甚少。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內,計算機能夠按照程序完成複雜任務,它包括兩個水平:一個水平是用計算機語言編寫程序,這是計算機軟件;另一個水平是計算機硬件,即它本身的電子結構和物理構造。我們在計算機研究領域裏可以離開硬件而相對獨立地研究軟件,這方麵的研究在最近幾十年已有很大發展。不同程序和語言可以應用到不同的硬件上去。總之,這些都說明自然界的規律有不同的層次,人們可以從不同的層次去進行科學研究。

在物理學這門很成熟的學科裏,有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這種定律是定量的分析,很有說服力。我們曾設想心理學要有這種規律才能成為真正的科學。但這種觀點比較狹隘,而且不切實際。其他科學領域的規律也不一定都是定量的分析。化學、分子生物學甚至物理學的一些規律就屬於定性結構的規律。例如帕斯特的“疾病是由病菌造成的”這個規律並不是一個定量的規律,而且這個規律也不是很精確——有些疾病並不是由病菌引起的,為什麼人們還要承認這個規律是基本規律呢?因為它對人們尋找疾病產生的原因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推動了醫學的發展。又如,地球物體的相互摩擦運動也是定性理論,它能指導地質學家去尋找地質現象的原因,像陸地從海裏出現,山脈的形成等等。這種定性理論推動了地球物理學的發展。目前,心理學所提出的一些一般化的定理還不能給出精確的定性描述,不屬於定性結構的規律,所以心理學的規律隻具有有限的合理性。例如“人類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受著短時記憶的限製,受到計算能力的限製”這個理論並不那麼精確,正像“疾病是由病菌造成的”不那麼精確一樣。但它可以引導我們去分析問題,也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在心理學中發現規律是很困難的,這主要是由於研究對象本身的複雜性,而不是由於缺乏某種儀器設備。其中一個困難,是我們所研究的人類機體總處於一定的環境之中,而且適應性又很強,人的行為既決定於機體本身,同時又是適應環境的結果。所以我們隻描述機體本身是不夠的,還需要研究機體與周圍環境的關係。另一個困難,是同一個人在同樣的環境中可以有不同的反應,即個別差異,這就造成了研究結果的不確定性。假若我們以考慮人類的一般行為為目的,設法忽略個別差異,那麼我們會發現人類行為還是有明顯的一般規律的,而且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也不是很大。

心理學在20世紀的發展過程中,大多數研究者的工作長期集中於第二級水平,即簡單信息加工過程的研究。實驗心理學對這個領域作出了貢獻。最近幾十年來,在第一級複雜水平和第三級生理水平上的研究沒有多大進展。如果考查一下這三級水平之間的關係,即複雜行為和簡單信息加工的關係、簡單信息加工過程和生理過程的關係,就會發現,它們都是以較低級的水平為基礎的。最近我們已經能夠初步說明複雜行為是怎樣通過簡單信息加工進行的,但對簡單信息加工過程與生理過程的關係還說不清楚。盡管簡單信息加工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成績,但對簡單信息加工過程的生理機製卻了解得甚少。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內,計算機能夠按照程序完成複雜任務,它包括兩個水平:一個水平是用計算機語言編寫程序,這是計算機軟件;另一個水平是計算機硬件,即它本身的電子結構和物理構造。我們在計算機研究領域裏可以離開硬件而相對獨立地研究軟件,這方麵的研究在最近幾十年已有很大發展。不同程序和語言可以應用到不同的硬件上去。總之,這些都說明自然界的規律有不同的層次,人們可以從不同的層次去進行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