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戰局.移民(7)(1 / 2)

而屯戶們現在所有的私人土地,隻要過了田賦免征年限,按律是要征收‘田賦’和‘牲畜抽分’等稅課的,而且每年的田賦征收多少,也會根據水旱災荒等情況有所變動《搜索哈十八ha18.com看最快的免費小說》切身利益相關,這就由不得移民屯戶們不關心了。另外西北幕府對治下田地牧場的賦稅抽分,也區分不同的情況,有的征收,有的不征收或者優免、減免,這些情況也是移民屯戶們最為關心的。

譬如西北不征田賦的情況,通常包括了一季收獲不足一石糧食(脫殼)或每戶人均不足八十斤糧食(脫殼)的情況;鰥寡孤獨戶;軍兵和烈士眷屬;大災荒時的減產絕產戶;新辟土地和開荒地,一般三年內免征,特別瘠薄的可延長至五年,最多十年為限;修建水利、道路、城池等,以及從事軍隊輜重輸運、軍中雜役的情形,都屬於‘以勞代征’,即以徭役代替其應納田賦,也就是西北俗話說的‘當差不納糧’。

再如要征收田賦的情況,一般是根據各家各戶田畝多少、水旱好壞、人口多寡等劃分不同的田賦征收等級,最低等級大略以每畝水田每季交九斤、每畝旱地每季交五斤的標準起征,每戶人均糧食收成越多,其田賦稅糧交的越多,一般屯戶從三十稅一到十五稅一,田產極多的大地主則是四稅一。另外如果土地是租種的,佃戶隻交納應征田賦的其中三分之一弱,即田賦假如應征收一百斤糧食,地主出其中七十斤,佃戶隻要出其中三十斤,大致如此,盡量使大戶小戶田賦公平。

西域雖然地廣,但是近數十年氣候寒冷,災荒頻頻,耕種放牧也不容易。若不是番薯、土豆、玉蜀黍等備荒作物的種植地域,在西北治下州縣迅速擴張增長,移民現在的日子也不會很好過活。鄭官屯的屯戶們直到鄭佛兒將他所知道的消息全部講完,確信今年的稅糧沒有什麼大的變化,這才心滿意足。

鄭佛兒也趁著全屯子的老少爺們差不多都在,又宣布新一輪‘團練’兵,五天之後就要在本屯集中駐紮,各家各戶要做好借宿搭夥的準備,該打掃的打掃,該鋪床的鋪床,米麵肉蔬也要有個歸置,免得到時措手不及。

西北現行軍製,僉兵和民壯鄉兵都同樣施行著一種稱為“選鋒訓練”的製度。

比如僉兵,實際上既是西北野戰行營、野戰軍團的後備兵源之一,同時也是西北的地方守備部隊。各地的僉兵守備軍團,員額多寡不一,其下轄若幹個‘團’,各團分散駐紮在府縣城池以及轄區內的各個險要關隘,守備巡邏。而在每個僉兵守備軍團,都編有一個選鋒營,其兵員完全從僉兵守備軍團隸屬各團中抽調集中,經過整訓之後,參加巡哨,然後解散,再開始新的一輪集中解散過程,周而複始的不斷輪換訓練‘新’的兵員,通常要求僉兵軍團的每一個士兵都要有進入選鋒營輪換訓練的經曆。通過選鋒營循環輪換的整訓方式,使整個守備軍團的戰鬥實力,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

雖然與僉兵的官方『性』質不盡相同,村寨屯堡的民壯鄉兵也同樣施行著‘選鋒訓練’製度,通常在相鄰的幾個村寨屯堡中設置一個‘團練’,其中的團練兵都從各村屯的民壯鄉兵中抽調集中,經過整訓、會『操』、巡邏,然後解散,團練兵仍回各自村屯,再輪換集中‘新’的一批團練兵,而且也象僉兵一樣要求各村屯的民壯鄉兵都要有進入‘團練’輪換訓練的經曆。

與僉兵稍微不同的是,‘團練’兵沒有較固定的駐紮營地,而是輪流在各個村屯集中駐紮。新一輪的‘團練’兵,集中駐紮地就是鄭官屯,所以鄭佛兒就要通知屯裏各戶做好迎客準備,畢竟‘團練’兵在集中期間就是一支精幹有力的鄉兵武裝,一旦有警,首先出動的必定就是‘團練’,而在番胡畢集的西域之地,團練無疑是移民屯戶安居樂業可以依靠的保障之一。

等鄭佛兒忙完屯裏的幾件公事,屯戶們也就漸漸散去歸家,輪值的去當值,有活的去幹活,沒活閑著的便打熬筋骨力氣,『操』練拳棍把勢。在番胡漢夷雜居的西域地麵,移民屯戶都知道,身上多一分武藝,便多一分保命的可能,平時便不能閑散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