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陷陣和白樂的千人大軍,並沒有任何的收攏戰俘和敗軍的跡象,就連所有的主動投降之人,都被斬殺了一空。

整整兩天時間的清繳,那胤元慶,原本十拿九穩的一場大戰,被破了幹幹淨淨,整個人就像是一隻耗子一樣的,在迷霧沼澤當中東躲西藏,足足兩天時間以後,方才帶著不到萬餘的殘兵敗將,從那迷霧沼澤當中逃脫出去。

而這個時候,楊傳勇和白樂兩人,則是帶著所有人,再次回到了迷霧沼澤當中,隱蔽的秦人祖地而去。

秦人祖地,是一個類似於半洞天世界一樣的存在,但卻形成的並不是特別完善,被當年的秦人,用一種陣法,給封堵而住,算是半隔絕在了大世界的周遭虛空當中。

也正是因為這洞天世界的不完善,導致這秦人祖地的靈氣,根本無法封存積累,都憑白的,流逝在了虛空當中。

當年進入這秦人祖地的,還有一名秦人大將,隻不過那個時候,秦人大將已經重傷,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經亡故了。

當年的秦人大將,並沒有留下太多的東西,隻是因為當時的時局,大秦崩潰,無數的動亂之下,秦人的處境並不是很好。

所以在秦人祖地當中,一直都留有一種祖訓,就是盡可能的,避免外出和與外界交流。

閉關鎖國,封禁一切,這也是當年的秦人,不得已的情況下,為了延續傳承和保命,所做出的無奈選擇。

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息傳承,在這洞天世界當中,天地元氣越來越薄弱,就連曾經強大的修士,也因為天地元氣的衰減,若是陷入到了沉睡當中,或是選擇了幹脆自我流芳。

如果在過千年、萬年,或許這洞天世界當中,就已經再也無法容納修士的存在了。

回到秦人祖地以後,白樂和楊傳勇兩人,提出了搬遷出去,舍棄這秦人祖地的提議以後。

在整個秦人祖地當中,自然而然的,也引起了很多的爭議。

有人覺得白樂和楊傳勇的提議很好,秦人的傳承,不是讓人為了活著而活著,就連先祖留下的各種修行和文明,都不得不舍棄,在很多人看來,這就是一種自取滅亡之道。

但也有人覺得,外界當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權勢爭奪,時局混亂,到處都是戰爭和殺戮,遠沒有在秦人祖地當中這麼的祥和,就算是無法修行,做一個普通人,平凡一生,在這秦人祖地當中,也比在外界掙紮來的更好。

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爭議。

就算是白樂和楊傳勇,在這數百年的時間當中,已經在這秦人祖地已經樹立起了不小的威望,但卻也無法贏得所有人的讚同。

更別說,讓這些個秦人,投靠漢室了。

在很多人看來,就是史前當年,漢室的崛起,斷絕了當年大秦延續的最後希望。

當然,也有人能夠看得清時局,知曉對於史前的那個時代而言,始皇消失、大秦崩潰,已經是無可挽回,沒有漢室,還有其他的勢力,也會最終取代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