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等聽了郭嘉的想法之後,也都紛紛覺得有道理,特別是孫權自然是明白通訊上的進步對於戰爭的作用,而且孫權也知道,如果說真的曹『操』跟自己在徐州進行大對決,那一旦取勝,這個天下就大定了。
於是孫權說道:“奉孝所言有理,我們就按這個老做,但是我想魏國肯定也會再調集軍隊,所以我們也得做好萬全的準備,你們幾個先做一個計劃出來!”
龐統道:“陛下,既然您已經決定了,那麼臣建議我們先派先頭部隊進攻徐州,先占據徐州城再說。然後魏國他們再召集隊伍也需要時間,他們就算是要跟張遼聯絡也是需要時間的,我們完全可以趁這個時間占據徐州。”
孫權道:“可以,讓呂蒙帶兵去吧,進攻徐州,占據彭城等重要城市,斷了張遼的後路。”
曹『操』兵敗回到鄴城,然後就緊急召集了荀彧前來商議,曹『操』說道:“我軍打敗,幾十萬兵馬就剩下幾萬人撤回,現在我們已經到了十分危急的時候了,雖然說吳國的兵力損失也不小,但是他們還是有不少兵力可以用的,吳軍的戰鬥力確實太強了,而且他們攻城的器械和戰法我們暫時也找不到好的破解之法。文若啊,現在也隻有你可以托付大事啊。”
荀彧道:“陛下,我們幹脆把關中的兵馬先抽調回來,然後守住鄴城,隻要時間拖的越久,我們就有機會啊,這樣的嚴寒之下,我想吳軍也是會收到很大的影響的。吳軍從許昌到鄴城一路之上有那麼多的城池要攻打,我們也有時間來布局啊。”
曹『操』道:“文若啊,你又何必寬我的心呢,你我都知道,這個時間吳軍肯定不會來打我們的鄴城,而是會奪取徐州,然後南北夾擊攻打張遼在合肥一線的人馬,一旦張遼的兵馬沒消滅,那麼我們就真的沒有多少可戰之兵了,到來年就隻能任由吳軍宰割了。”
荀彧道:“陛下,想必您已經有了決策了!”
曹『操』道:“是的,我現在的想法就是從各世家大族裏抽調他們的家丁和護院等,我大概算了一下,把這些人都抽調出來,湊二十萬人馬是沒問題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從北麵進攻吳軍,把張遼的精兵給從豫州救回來,這樣有了張遼的精兵,我們至少還是有了一些底氣了。”
荀彧道:“陛下,您這個意思就是讓我去找各大世家要人?可是臣還是覺得這個事情不可靠啊。一個是這些人沒什麼戰鬥力啊,我們就算是臨時組建了這麼一支隊伍,沒有戰鬥力也沒有用,二個是這些世家不會把人交給我們吧,我們現在損失這麼大,他們還會聽我們的安排嗎?”
曹『操』道:“沒事,我想他們應該都知道孫權是怎麼對付那些世家大族的,這個東西我們都宣傳了很多,他們也都心裏有底的,現在是我們如果敗亡了,他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而且我們現在雖然兵馬不多,不足以打敗吳國大軍,但是要掃平他們還是沒問題的,恩威並用吧。”
荀彧道:“是的,陛下,臣這就去安排!”
曹『操』又叮囑道:“一定要快,否則時間就來不及了。”
於是荀彧就開始把鄴城的大世家都召集了起來,找他們要人,一開始大家並不願意交出自己的這些家族武裝,可以當大家知道吳軍已經快要打過來了的時候,也就沒有辦法了,隻能聽荀彧的了,有個別自私的不想交,荀彧直接就給殺雞給猴看了,然後在五天之內就在鄴城又組建了十萬大軍,而且其他地方的大族也被荀彧下令交由地方去要人了。
曹『操』得了這十萬人之後,先是把這些人都交給了曹仁統領,讓他帶著這些人馬前去救張遼,然後又再接下來的幾天裏,各地的郡守又陸續的交上來幾萬人,曹『操』把這些人就都放在鄴城守城了。
曹仁帶著這十萬烏合之眾南行,一路之上就搞不懂曹『操』的心思,曹『操』讓他帶著這些人去救張遼,可是又沒有給他派軍師,卻派了曹植跟著他來,這曹植除了寫寫詩詞之外也不知道能做什麼了,這讓曹仁很是『摸』不著頭腦,而曹植也是什麼事情都不管,每天還是看看書,曹仁有時候真想抽他一頓。
曹仁帶著大軍在官渡紮營休息的時候,就找到曹植說道:“四皇子啊,現在我們就要去跟吳軍對決,探報說徐州的彭城、下邳、小沛等城池都已經叫吳軍占據了,我們現在帶著這些兵都是烏合之眾,幾天時間了,才來到官渡,一路上凍傷的、逃跑的都不少,我們該如何去把張遼的大軍接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