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作者的話(1 / 2)

在第十三章張雯雅的篇幅中,莫名其妙漏了葉有門初見張雯雅巨照的描寫,特此補上(因為這張巨照是葉有門竭盡全力要收藏的):

葉有門緩緩打開張雯雅辦公室的門。。。

映入他眼簾的是一張巨大的、讓人震撼的、尤其讓男人心跳加速的黑白照。照片是由上往下拍攝的,照片裏一位美貌如仙的女士,雙手交叉在腦後,仰頭挺胸,高盤著卷發,燦然地笑著。她露著一排整齊的牙齒,白白的脖頸上戴著一串亮晶晶的鑽石項鏈,中間鑲嵌著一顆心狀鑽石掛墜。最要命的是她那對傲人的、發出耀眼光芒的、雪白雪白的白鴿。

笑臉、白鴿占據了整張照片,輻射整間辦公室,秒殺所有進來人臉上的表情。

美啊!驚豔啊!這東西怎麼長的,這麼大,太美了。。。葉有門隻覺得身心受到強大衝擊,搖搖欲墜,支持不住。

。。。。。。。。。

《葉有門》從2015年二月開始寫,2017年11月22日結束。

這本書,前前後後改了七次,其中有五次大改。每次大改,總覺得哪裏有疏漏,哪裏有些不妥;標點符號,錯別字,語法錯誤,用詞不當,語調情緒化,人物個性重疊,邏輯混亂等。。。改了幾次之後,最後橫下一條心,不要改了,就這樣了。

原本《葉有門》的主題是“反貪”。好友提醒我:反貪主題很正麵,不能隨便寫的,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寫得好的。

個人認為,貪是人性,是人在貪,而不是官在貪、權在貪。是某些人,站在官的台階上,舉著權杖在貪。既是人的因素,那芸芸眾生都有“反貪”的資格。。。小人物就不能反貪了嗎!YES!隻要你擁有一顆“鏨盧之心”。

(說起鏨盧之心,有必要說一下。我在2012年寫過一本小說:鏨盧列傳。場麵鋪得太大,人物眾多,寫得太糟糕。。。所以在2014年就擱下了。。。從未發表過。)

但是朋友的提醒,我還是接受了,所以有了現在這篇文章。一個市井小混混被人利用,摻和進一場尋寶鬧劇,其中加了些反貪內容。

。。。。。。。。。。

主人公葉有門。一個關押了十六年的犯人,變成一個正常人;又從一個荒誕無稽、厭惡世態的人,經過‘一件好事,伴你一生榮耀’的經曆,走向成熟,最後和一位有傳統手藝、願意養他一輩子的女人在一起。

葉有門。從他的名字開始。。。有門、無門、有門和無門之間。

有門就是有希望。當你做錯一件事,就要麵臨選擇。選擇有門,重新開始;還是選擇無門,繼續現在;還是在有門和無門之間徘徊。

錯的終歸是錯的,既然知道是件錯事,就不要再堅持,不要再猶豫,不要再徘徊;走進有門,重新開始。

。。。。。。。。。。

段三樓。大反派。

如何描寫貪兒官,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的生態圈子,他們的思維模式,他們的內心世界。。。無法描述,因為本人沒有這種經曆。我相信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麵具人生。

所以設計了段三樓會易容術,不願意用真實的麵容麵對世界。身上有華貴豔麗的花紋,卻不能暴露在陽光底下。不像葉有門,全身“罪惡”的傷痕,卻能坦坦蕩蕩。

段三樓出場極少,每次出現,都很正麵,都很幹淨,外表鮮麗,很有“那副腔調”。為了豐滿他,特意寫了中篇《段三樓》。

人的價值觀是吸取了大環境和小環境的生存方式慢慢形成的。段三樓這個人物,按照父母的說法(滬語):這條道,依走偏了。為人一世不容易,能拉回來,就拉回來吧。

。。。。。。。。。

黃家綠。我刪除了他70%的構思。

黃家綠跟段三樓是對立的兩個麵。倆人之間有許多相同之處,內心都擁有一些不能公開的東西。但黃家綠和孫立靠得比較近,卻跟孫立是兩條道上的人。過於強化他,就偏出了這篇文章的主題,掩蓋了主人公葉有門的作用。

所以為他設計了三段來往陰界的描述,還設計了“丹桂酒案”和“陳家堤案”兩個案子,以顯示他的與眾不同。他是一個有很強破壞力的“人”。他不屬於這個世界,為某個故事而活著。我們生活中有這種“人”,隻是你沒有關注;但當你“關注”他的時候,他卻如曇花一現,在你麵前消失,讓你刻骨銘心。

。。。。。。。。。。

阿越月。

阿越月是蔣媛媛和齊兒身上剝離出來的一個角色,原先沒有設定她。後來發現,故事裏需要一個執著、單純、強大的女性去改造葉有門,所以設計了阿越月。為了她的結局,我足足想了一個多月。。。如何跟葉有門合理分手(我的天啊,合理分手,真是要了我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