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嵩山腳下 少年受托(1 / 3)

自古以來,朝代更迭都將經曆一場又一場大的動亂、大的浩劫方能事成。

話說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賢專權,架空天啟皇帝,把大明朝搞得支離破碎,狼煙四起,後來崇禎繼位,雖有熊心報複,可憐天下已亂,再難收得人心。義軍李闖王部大將劉宗敏率先攻占京都,崇禎走投無路吊死在了壽皇亭。百姓們原以為闖王奪得天下,自此可以天下太平,自此可以如闖王國號大順那樣一帆風順天下太平,偏有梨園女子陳圓圓貌美如花,明朝未亡之時深受大明朝抗滿將領吳三桂的寵愛,收為妾室。

陳圓圓之美貌,不僅名滿京都,就連闖王營中也是人人皆知,在進攻京都之時就曾有人借此為動力鼓動義軍說:先攻入城中者,賞銀萬兩,還可得到陳圓圓。義軍為此大振,將領高呼不要白銀,隻要陳圓圓足矣。由此可見,陳圓圓之美貌何止是傾城傾國……

義軍破城之後,為找陳圓圓,幾乎把北京城翻了個底朝天,弄得人心惶惶,百姓怨聲載道。陳圓圓自知自己美貌,義軍進城恐遭不測,便喬裝打扮成普通民婦,以求借著混亂混出城去,不曾想,被義軍頭目胡安發現,劫回自己帳中欲占為己有,這事偏偏給劉宗敏知道了,大怒之下鞭責胡安,說如此尤物豈是爾等配享用的?並把陳圓圓帶到了自己的住處占為己有,那胡安自是不服找闖王理論,闖王礙於劉宗敏攻城有功自然不肯降罪,隻好多許了些銀錢給胡安,那胡安豈能甘心,心下暗暗生恨。

當日有謀臣進言說陳圓圓乃是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的女人,這樣做萬一引起吳三桂不滿,後果不堪設想,劉宗敏不但不聽,還說:整個大明朝都被我推倒了,他吳三桂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邊城總兵能奈我何?

吳三桂乃是錦州總兵吳襄之子,明朝崇禎帝開科武取士,吳三桂奪得武科舉人,後來被崇禎帝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

此人足智多謀,手下能人頗多,將關外虎視中原的滿人拒在山海關外,令其精銳鐵騎毫無用武之地,滿人曾感歎:吳若不降,滿無天下。

康熙六年夏七月,十四歲的康熙皇帝正式親政,大赦天下,並提出,以往之亂黨,大凡歸順者皆可既往不咎,有功者還可以加官進爵。因此,有些意誌不夠堅定,經不住高官厚祿誘惑之人便暗暗投靠了朝廷,反過來,為了表示忠心,大量出賣自己原來的同黨。最為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南明反清頭目黃大興。在他的出賣下,一時間,反清人士連連遭到誅殺,慘不忍睹。

康熙六年夏七月末的一天,嵩山腳下一英俊少年剛剛趕完集市歸來,途經一條小溪,正準備彎腰洗洗被烈日曬得難耐的臉,忽見一年輕人渾身血汙踉蹌著奔跑過來,英俊少年見狀忙上前將其扶住。問他發生了什麼事?男子慌亂中從懷中取出一個包裹,塞在他的懷裏說道:“小兄弟,求你把它代我送到嵩山少林寺,交給了空大師。”說完沒等他回話就又踉踉蹌蹌地跑走了。

少卿,馬蹄聲傳來,十餘騎清兵馭馬揮刀直奔他這邊而來,到了近前也不下馬,高聲無理的問道:“小娃娃,可曾看見一個年輕男子過去?”沒等英俊少年回話,另一人補充道:“這人受了傷,是個亂黨,你若見了不說,與亂黨同罪。”

英俊少年見對方如此無禮便不與之搭話,背起剛剛在集市上采買的日用品自顧走去。

說話之人見少年不答話心中甚是惱怒,用刀一指說道:“我看你也像是亂黨,來呀,給我把他拿下。”說完話一催坐騎揮刀向那少年砍去。

那少年並未回頭,耳聽風聲,就在那腰刀的刀鋒就要削到他的身體的時候,那少年身子如雲燕一般輕飄飄地斜裏一閃,那人的刀便落空了。

馬上之人說道:“沒想到娃娃還是個練家子,再吃我一刀。”說著話,手中腰刀已經變換招式,再次斬來。

少年依舊沒有回頭,再一次雲燕一般輕飄飄地一個斜閃躲了開去。

這時馬上之人知其不容易對付,大呼一聲:“此亂黨有些功夫,大家一起上。”說完話率先攻出,其他清兵也招呼著揮刀撲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