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國難當頭(一)(3 / 3)

可是蜀地富足不代表天下都富足,武銘正剛上台就迎來了這樣的災難,在他來說就是嚴峻的考驗。

新皇登基老天爺就給了這樣的一份大禮,對迷信的百姓來說這是不祥的預兆,都認為老天這是對新皇奪弟弟的皇位,在武二帝駕崩時還攻進京城,不孝不義的懲罰,大旱大災就怨聲載道,紛紛攻擊武銘正。

武銘正一方麵從江南,淮南,蜀地調配糧食救濟災民,一方麵又重振朝綱,努力發展農業,意在舉國上下同一心,同舟共濟先度過這難關再說。

楚輕狂和蕭從容自是支持武銘正的,內戰之火才熄,他們也不忍心見武氏的百姓顛沛流離,除了保障蜀地百姓的利益外,多出的糧食都無償地供給了朝廷,還派軍隊去幫助武銘正平叛排洪,安撫百姓。

這邊吃的已經夠緊張,那邊一難接著一難又起,大災後死亡的人多了,瘟疫就橫行。

感染了瘟疫的村子一個村一個村的全村人死亡,武銘正都被驚動了,親自下來視察民情。

看到昔日熱熱鬧鬧的村子數月不見就變成了無人煙的村子,這位新皇淚流滿麵,他雖然有野心,也有善意,是真的想把武氏發揚光大的。

看到自己的百姓遭受了如此的重創,也是傷在他心上啊!

武銘正趕到了蜀地,和蕭從容楚輕狂商量怎麼解決。

朝廷該派的禦醫全都派出來了,就連京城四周的大夫,武銘正都發告示鼓勵他們前往瘟疫橫行的地方行醫,每個去行醫的大夫都享有禦醫的俸祿,其子孫以後考官都有優先,這樣優厚的承諾調動了一批人前往災區。

可是再多的大夫也趕不上瘟疫橫行的速度,往往這邊還在救治,那邊又十萬火急地發出求助信,大夫畢竟有限,分身乏術,隻能無助聽著某天某地又死了多少人的哀信漸漸麻木……

大夫可以麻木,武銘正不能啊!他的頭發短短一個月就白了許多,這位還在壯年的新皇愁得要死,連賀家的新皇後的溫柔都不能安撫了。

賀家在這時又做了一件極不明智的事,他們扶持了武銘正上台做皇上,把賀家的女兒也扶上了皇上之位。可是終歸目光短淺,在新皇極需支持的時候,賀家卻隻顧自己的利益,捂緊了口袋不肯放糧救災。

從賀小玉到賀冬卉,賀家累積起來的財富已經富可敵國,可是作為賀家的大家長,賀郭慶算的上是守財奴了。他的眼睛隻看得到不斷累積起來的財富,還有如何保住這些財富的手段,卻從來不去想想什麼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自家的女兒被扶上皇後之位,在他看來更是斂財的好機會,他根本不去想武銘正的難處,也不想想自己的女兒做了皇後,這天下的百姓就是她的臣民。一味的想著怎麼斂財,根本就不管百姓的死活。

幹旱缺糧,瘟疫橫行,需要大量的藥材,賀家的人想的不是怎麼拿出銀子來幫武銘正度難關,而是想著怎麼發國難財。

沒糧,他們家屯糧賣高價!

沒鹽,鹽道緊緊握在手中,乘機抬價!

沒藥材,他們家想方設法收購藥材,再高價賣給武銘正派來的大夫。

反正是賺自己人的銀子,在他們看來‘國家’有的是銀子,武銘正不會介意銀子給自己的皇後娘家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