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二章 時代交替(1 / 2)

“白裏透金……佛門麼?”

雁門關外,峭壁之巔。

從天而降的一團清風喃喃自語著,一顆暗金晶球懸浮在旁。

回顧剛剛遁入此方世界屏障那一瞬,於天地人三才氣機運轉的“驚鴻一瞥”,那一股籠天罩地的淡淡白裏透金氣運,充斥著光明宏大的意味,分明是佛門上承天命,下占地利,中居人和,武運昌隆,盛極一時的象征。

簡而言之,這是佛門的時代!

“西南大理天龍寺,中原大宋少林寺,西部吐蕃密宗,東北大遼龍化寺、天雄寺、海雲寺等國寺,就連西北的西夏也自稱為‘禮佛之國’……”

“以此推之,天龍開局亦是佛門諸派內訌,由盛轉衰的開端,少林寺的封山正是佛門時代終結的標誌……而到了射雕、神雕時期,佛門沉寂,道門活躍,一切圍繞著全真教和道門寶典展開,可謂是道門的時代!”

“再之後,或是佛道製衡,或是佛漲道消,或是道漲佛消……如此佛道交替,總之正派永存,邪魔苦逼!”

陽神聚現的石之軒搖頭失笑,如果說黃係世界是佛道魔雜四大派係的四元世界,那麼金係世界就是一元半的世界,其中這代表主流大勢的一元屬於正派,或由佛道之一獨享,或由佛道共享,而剩下的那半元才屬於邪派或雜派!

轉念間,石之軒的陽神法身自然而然地深深嵌入天地虛空,全力汲取著本源之氣補充之前跨界的消耗。

“如今天地元氣的濃鬱程度也僅略遜於大唐世界半籌,可惜活躍度仍大有不如,而且世界本源裏少了大唐的那股子靈性,顯然是煉氣有餘,煉神不足,較難出現元神出竅至乎破碎虛空那等層次的人物!”

“難怪大唐世界有戰神殿和‘仙門’這種……”

“不過麼,天龍時代,也算是此方世界的巔峰時期,天地元氣周行運轉的速率極快,時間流速遠非笑傲時代可比,約莫是大唐世界的兩三倍。”

之所以用大唐世界做基準,乃是看準黃係世界天地元氣的潮漲潮落波動很小,運轉周期亦非常平穩,時間流速幾乎無甚變化。

“既然此方世界的天地元氣處於波峰時段,世界等級不高不低,又沒有黃係世界的水那麼深,那我或許……”

一時之間,石之軒生出把這世界收歸禁*臠,略加經營,充作穿梭各界的中轉站的衝動。

“當然嘍,現在還是先去尋任務目標……我選擇時間段時可是特地提前了很多年呢!”

陽神化作清氣長風,卷了暗金晶球向著北方飛遁而去,眨眼消逝無蹤。

……

契丹立國至今已逾一百五十餘年,盡管國號在“契丹”、“大遼”、“大契丹”之間反複變更,但對漢家燕雲十六州的統治卻日趨成熟和穩定,更采取了“一國兩製”這高度靈活的政治手段,也即設南麵官和北麵官雙軌官製,以“本族之製治契丹,以漢製待漢人”。北麵官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麵官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因俗而治……

適合國情而又簡略有效的國策,促使國內人口百多年間翻了近四倍,契丹人和漢人融合加深,國力日趨鼎盛。

契丹上京城。

街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繁華氣氛不輸於中原大城。

“砰!”

臨街一家商鋪的門板忽地倒塌,引來了諸多行人的注意。

一個契丹青年捂著胸腹摔在門板上,嘴角溢血,分明被揍得不輕。

他身材甚是魁偉,堪堪雙十年紀,身穿契丹貴族錦袍,濃眉大眼,高鼻闊口,一張四方的國字臉,頗有豪邁之色,顧盼之際,不乏威勢和貴氣,似乎出身很不一般。

“蕭大哥!”

一位漢人少女驚呼著撲了出來,伸手去扶他。

而他也硬氣得很,輕輕推開少女,強忍著渾身傷痛,紅了眼睛掙紮著站起來,滿臉凶蠻不減,惡狠狠地看著那從商鋪裏緩步而出的漢人江湖客。

行人們紛紛圍攏過來。

可惜不拘漢民還是契丹人,都是一副看熱鬧的模樣,絲毫沒有多管閑事的意願。

不得不說,在久受漢民熏陶之後,契丹人也染上了圍觀的癖好,並不因同族貴人挨揍而有什麼過激反應,甚至不無惡意地揣測:這漢人小娘子倒也標誌,難怪這小子拚著挨揍也要英雄救美!

那漢人江湖客三十來歲,一手提刀,眼神陰戾,一看就知道不是什麼良善之人,此時他更無視了惡狼一般的契丹青年,徑直伸出另一隻手去抓那漢人少女,“小娘皮,沒想到你還真能招蜂引蝶,連契丹狗都動心了!”

契丹青年揮手阻攔,他卻眼也不眨地反手一刀劃出。

“嗤!”

契丹青年未能完全躲過,小臂上多了條三寸血痕,不由自主地跌退兩步。

漢人江湖客冷笑一聲,“契丹小狗,別以為你是蕭氏子弟,老子就不敢下狠手!惹急了老子,大不了一刀剁了你就立馬出城去,些許追捕能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