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胡子適應了海上捕魚的活,船隊出海的人員排班也確定下來。

三艘租來的漁船撇開船身上自帶的租賃處標記的號碼,胡子分別用油漆標上“胡1”“胡”“胡”……

對於胡子這種行為,其他人除了抽了抽嘴角,無語的默認外,也都隨他折騰。

自認為船隊隊長的胡子就負責胡1號漁船,不參與其他八位船員的排班,每淩晨起來帶船隊出海,剩下的兩艘就由其他船員輪流出海,當然,胡子目前隻能保證自己在船上幫忙時不會掉到海裏去,對於船隊出海的方向和下網的地點時間還是一點經驗都沒有,所以其他當不出海的人還得每分出一個“加班”,手把手帶著胡子開船。

不過不管怎麼,船隊也算是步上正軌了。

D市剛開海不久,這些老船員們也沒為了顯示他們對高端海產的捕撈經驗,一門心思盯著價格高、數量稀缺的高端品種,而是趁著現在漁業資源豐盛,先抓緊時間大撈特撈再。

他們自身的那些經驗,等到休養了三年的近海漁業漸漸捕撈的差不多了,才能突顯出來,畢竟海洋資源有限,早晚有他們的用武之地。更何況他們簽的可是五年合同,別五年,按照現在能夠出海的這些漁船的捕撈瘋狂程度,再富足的漁業資源,不出一兩年,就會回到災前的資源量。

經過一個月來每出海捕撈,適應了如今的漁業環境,寧家船隊不再像其他漁船那樣遇到魚群就下網,而是更有針對性的捕撈海產品種。

D市附近海域現在大黃花魚和黃魚的魚群數量最多,市麵上也比較常見,不管是零售還是批發的價格正在緩慢下降,胡子就由老船員們帶隊指導著主要捕撈市麵上相對數量較少的帶魚和偏口魚。由於數量一直不多,價格雖沒有持續走高,卻也沒下降,也許每斤比那些常見的黃花魚隻高一兩個信用點,但架不住每船的量大啊。政府外租的這些漁船都是統一規格,承重量在一千四五百公斤,刨除人和裝備的重量,每艘船靠岸都能有一千二百公斤左右的收獲,一船就能多掙兩千多信用點,三船可就是六七千!

就算不這比其他漁船多掙的幾千信用點,如今D市的海產價格差不多在十五點信用點一斤左右,一艘漁船每能掙到三萬六千信用點上下,就單單胡子名下的船隊,不出一個月,就把三艘船一年的租金掙出來了,之後的收獲可就純粹是利潤了。

為此寧啟言鼓動寧曉文,給胡子辦了一場豐盛的“慶功宴”,雖然出席的隻有他們一家四口,但他們也不是為了顯擺,隻是單純的慶祝胡子成功“創業”。要不是胡子想要包船出海,寧啟言他們根本沒想過租船,就更不會有現在這番暴利收入了。

毫不誇張的,掙回來之前租船的費用後,一條漁船一個月的淨利潤就趕上整個農場一年的收入了。相比之下寧曉文一直持續做的醬料生意就成了打鬧,半年的利潤才能頂上胡子一條船一的收入,寧曉文都有些氣餒。

雖然他也知道,按照寧啟言的規劃,等到機器設備到位,他做的醬料能夠機器化生產,產量增大以後,利潤肯定會翻無數倍增長,但那也得等有機器,有原材料才行!

看著有些氣餒的開始鑽牛角尖的寧曉文,寧啟言沒插手,隻讓胡子自己去哄,畢竟是人家兩口子的事,指不定哄來哄去,還是一番情趣呢!

別看胡子現在沾沾自喜,其實他心裏也知道,出海的暴利隻是暫時的,眼看利潤這麼多,明年租船的租金肯定會上漲,而隨著海產品陸陸續續投放到市場上,海產的價格也會慢慢下降。以後出海肯定還是掙錢的,但絕對不會像現在掙得這麼多。

不過話回來,現在這叫掙錢嗎?這叫搶錢吧?!

到了六月中旬,一直借著工作便利,為商隊做準備的董文安,不僅租下兩間近五百平的冷凍倉庫,和一間低溫保鮮倉庫,還從胡子的船隊利潤中借了十五萬的信用點,通過何俊,租了八輛經過軍隊改裝的運輸車,其中五輛具有調節車廂溫度的功能,可以用來運輸冷凍的海鮮和給蔬菜保鮮。

不管是他還是白誠毅他們,都不是矯情的人,既然有了寧啟言他們給自家車隊做後盾,他們就完全沒考慮銷售其他商品,全部以寧家農場和船隊的收獲為前期打開市場的主要商品。

投桃報李,他們商隊也會在每個交易的城市幫忙尋找寧家農場需要的機器物資,這樣不僅不存在空車回來或者帶貨回D市卻銷不出去的窘境,也能加速寧家的發展。

寧家越好,他們的商隊底氣就越足,能夠覆蓋的城市就越多,這樣寧家機器化投產以後,產出的商品更加不愁銷路了。

而且他們這種自成一體的循環中,不隻是他們兩家,還有汪洋他們的蒼頂商店。

等到蒼頂商店正式在新城落成,他們從外地帶回來的商品更加不擔心銷路。

如今整個國家都在全麵複興、發展,D市確實搶占先機,領先絕大多數城市恢複重建和生產力,但其他城市就算起步晚,目前還需要各種物資的資助,也不代表他們沒有自己的特色商品。就像D市現今充足的糧食和重新啟動的漁業資源,各個城市都有他們自身的資源。隻要眼光精準,把D市需要的商品帶回來,放到蒼頂商店銷售,就是豐厚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