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章 南蠻巫術能造畜(1 / 2)

所謂“造畜”之術,既是將人變成牲畜的巫術。

此術多見於長江以南的地區,民間就曾流傳有關於這個巫術的一個故事:

說是有一天,揚州某地的某個旅店中,進來了一個山裏的蠻族巫師,手裏牽著五頭驢子,應該是準備帶回南方的族裏。

他進了店後,順手就將那些驢子拴在了馬廄下,同時還囑咐店夥計道:“我先把這驢放你們這兒,一會就回來,你們注意了,不要給這驢子水喝,不然喝出問題來了,我可要找你們算賬。”

說完,那巫師就出門有事去了。

然而當時天氣的很熱,那些驢被太陽曬得暴躁不安,又踢又叫,結果旅店的主人見到它們這個樣子,擔心這驢被熱死了,那巫師會找他的麻煩,於是把驢子牽到了陰涼的地方,同時還打了桶水給它們喝。

那些驢一見到水,就掙紮著奔了過去,埋著頭痛飲了起來,卻沒想到眨眼的功夫,這些驢就突然倒在地上,打起了滾。

那店主還以外這些驢是喝壞了肚子,卻見塵土飛揚間,這些驢卻是褪下驢皮,變成了一個個婦人。

店主人見了,非常的驚訝,連忙問這些婦人是怎麼回事,然而這些婦人舌根發硬,根本就說不出話來,這店主人見此情景,知道事情有些不對勁,忙把這些婦人藏到屋裏。

過了一會兒,那個蠻族巫師又牽著五隻小羊回來了,他把小羊栓到了馬廄,卻發現原本栓在這兒的驢竟然不見了,便跑去質問那旅店的店主。

那店主也是膽大的,先是上前拉他坐下,又命人端上飯菜,寬慰的說:“沒事,許是夥計見太陽太大,將你那驢子牽到了陰涼的地方避避太陽,你先吃飯,我這就去讓夥計再把那驢牽回來。”

見巫師被安撫住了以後,店主又出去將羊牽走,故伎重施,讓羊也喝足了水。然後便見到那些羊也是往地上一滾,全部變成了小孩子。

店主人知道這蠻族的巫師不是個好人,於是派夥計去將此事偷偷的告到了郡裏,官府立即便派人捉拿住了那個巫師,將其斬首示眾。

而在這個故事中,那個蠻族巫師所用的巫術,便是“造畜”之術了。

其實這個原本就是當初南方蠻族巫師所發明的祭祀巫術。

在秦漢時期,這長江以南的荊楚地區,還是南蠻巫族的地盤,他們信奉圖騰巫神,山精野怪,喜歡將那些戰敗的俘虜作為祭品血食,獻給自己的神靈,以獲得他們的幫助。

然而到了“星漢”末年,天師道的第四代天師,祖天師張道陵的重孫張盛為了重返龍虎山,在三國紛爭之時,攜帶著祖天師的印、劍、符、篆等信物,輾轉雲、貴、滇等地,沿著十萬大山的崎嶇山路,借助《太上老君正一盟威秘篆》之威,一路上掃除六天故氣,伐山破廟,將這些巫鬼邪神殺的是膽戰心驚。

而後四代天師張盛回到了祖天師張道陵煉丹造基的龍虎山,使天師道逐漸在荊楚之地擴散,並且以“天師正一盟威之道”,整頓了當時南方鄉野之間的淫祀他神,一改當地人祭血食的陋習,定三牲為祭品。

可惜這些南蠻巫族並不是那麼容易屈服的,於是在天師道的重壓下,就有那邪神巫師發明了“造畜”巫術。

他們借助邪神的神力,隻需要將以巫神秘法處理過的羊皮披在人身上,便能將那人變成一隻活生生的山羊。不僅是尋常的凡人,就連一些道行高深的修行中人,若是不仔細查看,也發現不了其中的蹊蹺。

所以這些邪神巫師就以這種方法,將這些活人變做山羊,在眾目睽睽之下,獻給了邪神當做血食祭品。

當然,後來這些荊楚南蠻的邪神信仰,最終還是隨著時間的衝刷,消失在曆史的洪流之中,但這種借助神力,將人變成牲畜的巫術,卻還是流傳了下來。

而武昌城中那個和“拍花子”接頭的三角眼道士,就是一個白蓮教的殘黨,這丐幫不光是與東廠有著聯係,更是暗中吸納了不少的白蓮教餘孽。

他將劉玉蟾帶進去的那間小屋,裏麵便供奉了無生老母的神像。也正是借助了這無生老母的神力,他才能在有著城隍法禁的武昌城內,施展巫術,將一個孩子變成了綿羊,大搖大擺的運出城去。

畢竟,這邪神也是神啊。

如果將那城隍神力比作滾油的話,那麼修士在武昌城內使用法術,就像是在往那滾油裏潑水,自然是動靜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