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寶貝(1 / 3)

石村,一個讓人瞧著不起眼,而它卻坐落在一個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這個村莊一直以來都是以張姓為主,所以在路過村子的道路旁邊建了一個張家祠堂,在這周邊的人說起這個張家那就是一個字‘邪’。

在這,修不起來的橋是張姓人出主意幫修起來的,建不起來的樓塔是石村張姓的人出計策幫建起來的,騎龍趕脈也是張姓人常做的……在石村不會術法的張姓人那都是鳳毛麟角。

就是當朝官員有事,要經過‘張家祠堂’門前的道路,也得在村落的水口外‘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步行走過去,如若不然,非得坐轎騎馬的過去,到後來發生的事情就會丟官送命。

不過張姓在學習祖法的前,得讓學習之人進祠堂看族譜背族規,族規裏麵頭版頭麵第一條‘不可施術害本姓本村之人,違者禍及子孫後代,永不入族山祖祠’。

‘有橋必有塔,先建塔後建橋,有塔鎮橋傳萬代’。

能行船走水的大河建橋的話,首先都是得建塔,不然想把橋基建起來,就得用人命往裏麵填。人命填滿強行建起來能使用,到時候橋上也是事故多發。

石村與城鎮隔有一條大河,為了生活便捷的出入城鎮,不用乘船劃舟的去趕集,石村的人首先想到是建橋,建橋呢,又得先建塔,建塔首先得選擇一個好的位置,也就是選擇好的風水寶地。

張家就有風水師,在建塔的是時候自然是得請張姓族人選擇一塊好的風水命脈。

要說的話有風水師的家族就是這個好,在建村的時候都會尋個好的風水之所,所以石村旁邊就有一條龍脈。

這條龍脈是定地方山水的主脈,並不適合陰護後代,就沒人在主脈裏葬墓。張姓風水師建議把塔建在龍脈的龍頭之上,並建在龍角之間,就可龍頂護橋傳萬代。

最後決定塔建七層,取名‘星塔’因為塔有七層又名‘七星寶塔’。

‘星塔’裏麵是中空的,人可以從裏麵登塔到頂。塔中設有兩邊的階梯,左邊的樓梯可以直接登頂到七層寓意‘聚塔七星,引入’,右邊隻可以上到五層寓意著‘三山五嶽,鼎世’。塔裏麵每層都設有窗口,窗口都放有佛像,頂層更建有一尊大石佛。

‘星塔’傾向北麵建造,斜對著北鬥七星。自‘星塔’建成以後這夏天不管天氣多麼的炎熱,山頂上都是涼爽怡人,甚至在你進入了塔周邊五十米範圍裏就會蚊蠅全無,冬天管它是刮風下雪,這山上的草樹也是茂密如春。所以在夏冬兩季這裏也會聚集起許多的人,使這裏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自塔落成以後,就開始圍河改道修橋,橋全長二裏,設有二十三孔,為石拱橋。橋本來修得很順利,可是在修到第三個橋墩的時候怎麼也打不到底,立不下橋墩。

眼看橋已成形卻怎麼也落不成了,不知道怎麼就傳出得用寶貝墊底,橋墩才可以立起來的說法。

******

‘福禍相依,有得有失’,李冉本是一個窮苦的外鄉人,靠養鴨子生活在大元村,大元村離著石村就隔著這座建有‘星塔’的塔山。李冉因是外鄉人沒有田地,一年四季不管刮風下雨,每天都得趕鴨子出去放養,可謂是辛苦至極還不得溫飽。

因為是夏季,禾苗生長的季度,不能把鴨子放到農田,所以李冉每天隻能趕鴨子下河抓抓魚蝦之類的。

有一天李冉照常趕鴨子出工,在河岸上看到一個爛盆子,盆子底下已經全是孔洞了。李冉看後撿了起來,這盆子似木似金,底下是爛了,但是四周完好,想了下可以做個給鴨子喂養的食盆便帶回了家。

晚上李冉把白天采的野菜,砍爛了放到撿回來的爛盆裏,抱到鴨舍放下,看到鴨子爭食就去休息了。

一夜無事,一大早李冉弄了些吃的,匆忙的吃過早飯,來到鴨圈,看到昨天放食的盆裏麵盡然還有滿滿的一盆菜食,而鴨圈裏的鴨子都已經吃飽,撐得趴在地上不動了,看起來鴨子都可以不用出去放了。